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生长在云梯里的音乐——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2016-10-31 17:12:5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范琪妍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乐团演唱排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滕芸):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个地方叫普春村,村里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在田间劳作时都会即兴唱起您刚刚听到的旋律。有时主唱起头,其他人按自己的音调先后进入,有时他们也会用随身携带的三弦或随手摘下“梅琶”(野姜叶)卷成小管儿作伴奏,形成多人合唱多声部的效果。他们歌颂劳动,赞美爱情和大自然,歌声美妙悠扬,淳朴清澈。2006年,这种演唱形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今年51岁的车格多年前嫁到了普春村,是哈尼族多声部国家级传承人之一,在歌曲《吾处阿茨》(汉语“栽秧山歌”)等歌曲中担任主唱。已经当外婆的车格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她说自己从小就喜爱唱歌,对她来说,唱歌不仅仅是情感表达,更是习惯和需要,就像喝水吃饭一样,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我小的时候帮着妈妈和奶奶照顾比我小的弟弟妹妹,她们一边干活一边唱(情)歌,我当时觉得原来情歌还可以这样唱啊,听到之后就跟着她们学。”

  车格不会讲普通话,也听不太懂,和她沟通需要翻译的帮助,但依然能感觉出她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哈尼族女子。当看到她随手摘下身边的树叶卷成小管儿旁若无人地吹奏时,会让人不禁感叹哈尼族人同音乐和自然的相处是那么地融洽和谐。

  和车格同龄的陈习娘是普春村哈尼族多声部的另一位国家级传承人,他不仅在乐队里担任男声主唱,同时还是普春村各种演出的召集人,经常带领团队去各地展演,推广民族文化。每次演出,他胸前都会挂一把已经褪了色有些陈旧的小三弦,他说这把琴对他非常珍贵。“这个(小)三弦是我爷爷给(我)的,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爸妈(就)不让我读书了,家里比较困难,我就去上山放牛,放羊”。

  陈习娘的爷爷陈者龙以前是当地的弹唱高手,陈习娘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他们白天一起放牛,晚上爷爷教他唱歌,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哈尼人祖祖辈辈传递下来的情感就这样种在了幼年陈习娘的心里。如今,陈习娘带着爷爷传给他的小三弦唱着山歌,走出了梯田,走出了红河州,走向了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山深处还有这样神奇美妙的音乐。作为传承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文化。陈习娘说:“民间文化是一种牛背上的文化,要有亲身的体验才可以学习,但现在的小孩都进校园了,所以只有让多声部走进校园,才可以更好地传承它。我能做到的就是每年多组织一些演出,多做一些宣传。”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更融合了哈尼人血脉的表达,但时代的变化和生活背景的脱离令这种自然而然的传承变得越发艰难。为了抢救和保护它,政府部门近年来开始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对这些宝贵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记录。红河县文化馆非遗负责人李白章前两天刚刚带着哈尼族多声部乐队完成进棚录制,他深有感触的说:“所有非遗专家都在说,非遗的东西一定是在某天某一个时间点一定要消失,但是我们尽量挽留它的消失时间,如果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你一定要在本地做好了数字化的建设以后,它才不会垮。”

  因为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多为耳濡目染,口传心授,这给多声部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加大了难度。但值得庆幸的是,除了政府力量的投入,民间还有很多年轻人喜爱这种文化,愿意学习它,推广它。

  在红河学院里,十几个小姑娘正在排练由哈尼族多声部歌曲《栽秧山歌》改编的歌曲《哈尼古歌—生产四季调》。站在这些女孩旁边的是红河州文化馆前任馆长周民,现任红河州文投公司董事长,他正忙着帮姑娘们彩排,为第二天在梯田的文化演出做准备。周民说:“我们也看到了当地的一些年轻人他们还是喜欢(哈尼族多声部歌曲)的,就利用喜欢的,具有这些条件的(人),把他们组织起来,把这个多声部传承下来,初衷是这样想的。做了以后,我们当地的农民,他们也引起了重视:‘诶,我们民族的东西那么多人会唱’,他们自豪了,然后他们积极起来,参与的人数也逐渐多起来了”。

  在红河学院里,周民带领的乐团在排练时意外碰到了车格,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车格自然地起头领唱,小姑娘们随即跟着车格唱起了经典的《栽秧山歌》,美妙的和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时代在更新,文化也在更新,希望这首伴随了世代哈尼人的千年古歌唱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