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创业企业调查报告发布:创新创业氛围浓 企业发展后劲足

2016-10-31 11:10:00|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辑:谷士欣

  

  核心提示:《创业企业调查报告》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编制,报告全面聚焦我国创业企业的成长现状及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期报告(2016一期)随机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西安等6个城市抽取了1006个样本,涵盖信息技术、软件和专业技术服务3个行业。透过本期报告,读者不仅可以客观了解当前创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也能看到现阶段我国创业者的整体水准、精神面貌,还能获悉相关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落实情况。报告为创业企业临摹了一幅自画像,也为读者深入认识创业形势提供了一个窗口——

  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编制的《创业企业调查报告》今日发布。从调查样本的抽样结果来看,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样本企业2015年销售收入加权平均值为591.2万元,93.2%的企业员工人数小于100人。

  多数创业者并非“商二代”

  不同城市创始人的个体特征、教育背景、社会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创业者父母属于工薪阶层

  调查显示,创业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倒U形特点。82.5%的企业创始人为男性,在六个城市中深圳女性创业者比例接近25%,明显高于其他城市。通常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和资源增多,创业的可能性逐渐增大,然而年龄过大,机会成本和不确定性增大,创业的意愿将下降。创业者年龄分布相对集中,调查企业创业者的年龄区间为25至59岁,其中78.1%的创始人年龄超过35岁,平均年龄为43.6岁,中青年是创业的主力军。

  教育程度调查结果并不支持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可能越大的观点,88.5%的创业者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其中59.6%的创业者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仅有6.1%的创业者接受过研究生以上教育,创业与受教育年限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行业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行业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创业者的比重达到90.1%,分别比软件和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高出5.1和3.0个百分点。同时,调查显示海外学习经历与创业的关联程度较弱,仅有23.6%的创业者有海外经历。

  父母受教育程度比职业类型对创业影响更为突出。调查显示,83.4%的创业者父亲和83.6%的创业者母亲都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重分别达到23.1%和29.4%,考虑到创业者的年龄结构,创业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关于创业者父母职业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创业者父母属于工薪阶层,创业者父母为企业家的比重不足5%,大多数创业者并非“商二代”。由此可见,创业不具备明显的传承性。

  性格特征是决定创业的内在因素,通常认为外向、自信、有追求、敢于冒险是创业者共同性格特点。调查显示,97.8%的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创始人评价“具有抱负”,对创始人评价“具有远大抱负”的比重接近40%,具有美好梦想和自我价值实现是创业的重要条件。但在创业者自我评价中,45.6%的创业者将“愿意与他人合作”作为自己最主要性格特点,分别比“渴望表现自我”和“拥有冒险精神”高出33.9和34.1个百分点。这一方面体现出团队合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部分说明创业者更加趋于理性。

  资金是主要制约因素

  创业往往面临多方压力和因素制约,缺少资金和合作伙伴是创业最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缺少资金和合作伙伴在各种因素困难度排名中名列前茅。调查数据显示,21.3%的创业者将“资金约束”作为创业时面临的最主要困难,19.4%的创业者将“资金约束”列为困难因素的第三位,“资金约束”作为困难度排序前三位的占比总计达到47.9%,将“缺少合作伙伴”列为第一和第三的创业者比重分别为18.20%和19.84%,列为前三位的比重总计为47.1%。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创业的基本条件,信任关系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加强资金支持的同时,信用体系、信息交流机制、创业沟通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推动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创意和风险因素也对创业构成了一定的制约,分别有17.18%、14.13%、12.8%的创业者将“缺乏创意”“创业概念容易被模仿”“风险问题”列为制约创业的首要因素。现代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资金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创业的要求,创业对创意的依赖性更强,创新和创业互补关系更加突出,正在趋于融合。创新和创意更多来自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在创意来源的调查中,与市场机会相关的“发现了新的市场机会”“类似创意首先出现在其他国家并取得成功”“政府政策的变化带来的机会”均是产品和服务创意最主要来源。

  相比较而言,家庭和制度因素对于创业制约较小。将家庭因素排在前三名的创业者比重为33.3%,创业不仅面临政策壁垒和制度壁垒明显减少,而且越来越得到家庭成员的认可,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创业的认知程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创业氛围逐渐形成。

  由于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不同,创业制约因素也展现出一定的区域和行业差异。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资金约束更为突出,信息技术行业对创意的要求更高,专业技术服务行业创业者对风险因素更为敏感。

  尽管企业普遍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业相当重要,但拥有知识产权并非创业的关键。在调查中,63.5%的创业者并不认为拥有知识产权是创业的关键因素,65%的企业创始人和合伙人不是知识产权的发明人或作者,56.6%的创始人和合伙人不是知识产权的所有人。

  运营绩效不容乐观

  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创业初期仍处于积累阶段,超过四成的企业没有利润,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创业企业基本属于地区性的企业,有待开拓新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创业企业的市场平均份额中本省份市场的占59.01%,大陆其他省份的市场份额占36.72%,港澳台市场份额和国际市场份额仅为2.39%和1.87%。

  创业初期企业赢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很难获得利润。43.2%的企业2015年利润为0%或处于亏损状态,在三个行业中软件行业最为突出,利润率低于0%的企业比重达到了45.9%。2016年一季度,企业利润状况有所好转,但仍有33.4%的企业利润率低于0%。经营状况不佳,加之发展迅速,创业企业融资意愿较强,66.0%的企业曾寻求“天使投资人”的资金支持,寻求过风险资本融资的企业比重更高,达到77.1%。

  综合来看,创业企业对经营状况满意度较低。45.7%的企业认为目前经营状况一般,34.7%的企业对目前经营状况不满意,9.4%的企业对经营状况非常不满意,对经营状况满意的企业不足10%,企业经营状况亟需改善。经营状况满意度的行业差异整体较小,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满意程度略高于软件和专业技术服务行业。

  发展潜力良好

  虽然创业初期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欠佳,但从市场潜力、研发潜力、人力资源潜力等角度分析,则呈现出较大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态势明显。2015年,57.8%的企业销售收入实现了正增长,38.5%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超过30%,52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超过100%;2016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实现正增长的比重达到82.6%,59.2%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超过30%,182家企业增长率超过100%。2015年,59.5%的企业利润总额为正增长,34家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率超过100%;2016年一季度,65.4%的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115家企业利润增长1倍以上。

  员工人数增长迅速,人力资源潜力较大。2015年,66.4%的企业员工人数增加,43.7%的企业员工人数增长率超过30%。总体上看,创业企业员工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较高。66.1%的企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超过50%,其中45.1%的企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超过80%。就职称结构而言,45.8%的样本企业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数占比超过5%。人员结构行业差异较小,3个行业均显示出良好的人力资源潜力。相比较而言,专业技术服务行业企业本科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略低于信息技术和软件行业。

  创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意愿和良好的研发潜力。总体来看,创业企业拥有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比重较低。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1.75%、75.2%和68.0%的企业尚未拥有专利、发明专利和企业标准。专利和标准水平低与企业发展阶段有关,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具有一定时滞性,从而影响了调查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益评价。但另一方面,创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整体水平明显呈正增长。2015年,71.4%的企业研发经费实现增长,29.7%的企业的研发经费增长率超过30%;2016年一季度,73.2%的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43.2%的企业研发经费增长率超过30%。

  创业企业对我国未来经济环境具有信心。关于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形势评价调查中,54.5%的企业对未来我国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10.2%的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势评价为“很好”。

  政策效果有待发挥

  超过半数的企业肯定了地方政府对中央“双创”政策的落实,但对于具体的创新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税收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欠佳,相关政策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均有待提高

  “双创”战略提出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创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新型创业服务平台;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对“双创”支持进行全面部署。从调查结果来看,政策实施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创业平台支持效果欠佳,创业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接近60%的企业认为创业平台支持效果评价“一般”,25.0%的企业认为创业平台支持效果“不显著”,仅有15.3%企业认为创业平台支持效果较好。企业对基础设施的评价明显好于创业平台,35.5%的企业对基础设施完备程度给予肯定,但超过一半的企业评价为“一般”,12.2%的企业则认为基础设施“不完备”。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反差,东部地区创业基础设施条件完备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创业平台支持效果相对较为显著。

  “双创”政策的效果还没有充分发挥。虽然大多数企业认为地方政府快速落实了“双创”政策,但获得具体政策支持的比重较低。调查显示,仅有12.3%、14.3%和14.2%的企业享受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科技创新券的支持和政策采购的资金支持,68.5%的企业表示没有享受到创业税收优惠,对于相关政策支持效果和支持力度整体评价较低。此外,创新环境满意程度较低。关于创新环境满意度的调查显示,46.6%的企业对目前创新环境不满意,创新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专家点评】李平:让政策落地生根 让“双创”释放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创业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的浪潮;第三次就是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新浪潮。

  与前两次创新浪潮相比,本轮创业浪潮呈现出两大新特点:“创新”和“众创”。“双创”首要在于“创”,与体制转轨形成的创业不同,本轮创业是以经济转型、动力转换为背景,更加强调创新在创业中的支撑作用,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双创”融合,既是“双创”的逻辑起点,也是“双创”政策的最终落脚点。所谓“众创”主要体现在创业主体的多元化,与以往局限在某一阶层的创业不同,本轮创业更加体现“众”,包括“海归”的回国创业、大科技公司管理和技术精英的离职创业、返乡农民工的草根创业和大学生创业等多个层面,而且创业的主动性更强。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是“双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近两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围绕“双创”先后出台了20多项指导性文件,推出了“互联网+”11个领域行动计划等政策举措,打造汇集“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四众”平台,“双创”政策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创业创新高潮的蓬勃兴起,使我国成为全球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是“双创”成果不断涌现。在中央和地方“双创”政策的指导下,社会公众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创业创新蔚然成风,创业投资大幅增长,成为社会投资的新热点。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400万户,日均新增市场主体接近4万户,天使投资募集资金204亿元,创业投资募集资金1996亿元、投资案例数达到3400多个。

  三是创业的新动能不断汇聚。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大数据等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线上线下融合(O2O)、移动支付、个性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创业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创业创新仍属于发展“短板”,特别是,现实中具有高潜质、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创业活动比例依然偏低,与日益高涨的创业热潮形成剧烈反差。重数量、轻质量,创新性不足是当前我国“双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此外,各地在“双创”政策落实方面良莠不齐,政策支持效果还有待提高。只有切实落实“双创”政策,让“双创”政策落地生根,积极鼓励创新,才能推动“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才能使“双创”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和增强发展新动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达到更高发展水平。

  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为“双创”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激发创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精简审批流程,简化创业手续,打破地方、部门利益,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调动各层次人员的创业热情。

  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双创”政策落地生根。根据中国科协2015年“双创”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报告,虽然全国不少地方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双创”政策措施迅速,政策效果得到一定释放,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部分地方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出现求急、求快、求数量等现象,存在把数量当政绩、挂牌子走形式等问题。推进“双创”工作,不仅要解决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在遵循“双创”规律基础上,以创业者的切身感受衡量政策落实成效,让“双创”政策发挥应有效果。

  积极营造创新文化,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全社会创新基因。积极营造崇尚创新、容忍失败的社会创新文化,鼓励社会成员创新活动,树立尊重首创、对创新者宽容的社会氛围,给予创新者提供良好的法规、政策保障和舆论导向,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创新思想,打破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培育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的生存土壤。着力培养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形成一大批具有宽广视野、远大抱负、重实业、重实干、勇于创新的创业者群体,推动“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作者: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平)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