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民在“希望与失望”中轮回
美国大选投票当地时间8日举行,预计北京时间9日中午就能大概知道希拉里和特朗普谁胜谁负。随着结果出炉,美国选民将从“究竟该选谁”的纠结,逐渐转向关注新当选总统接下来能否兑现其竞选时的承诺。
还记得8年前的美国大选吗?奥巴马扛着“改变”的大旗,高喊“是的,我们能”的口号,矫健地向选民展现他在医改、控枪、约束华尔街特权等方面的勃勃雄心。8年过去了,奥巴马满头花白、一脸倦容,但是,美国经济依然疲软,医保政策不为美国人接受,在各个角落响起的枪声依然此起彼伏,甚至更多……
奥巴马感叹:“前任总统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民众没有看到期望中的“改变”,却再次“不变”地经历了“希望—失望—希望”的轮回。
在美国,从几千人的小城市议员选举到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往往会给选民开出各种承诺。有些是切实可行的施政方针,而有些则是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受美国政治、选举制度以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决定,无论候选人和支持者多么相信“我们能”,但“能不能”“有多能”的决定权永远把握在华尔街手上。
对美国的政治体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政商之间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现实关系。政治家为了参选需要商人为其选举提供资金支持,商人则希望自己支持的政治家在选举成功、进入政治决策者行列以后,为自己的产业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美国的法律与法制决定了美国总统的权力受美国宪法的制约,政府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国会掣肘。所以不管谁当选总统,都不会给美国政治带来重大改变。
观察此次美国大选,面对华尔街游戏依旧、经济不见起色、族群矛盾突出等现实,选民要求改变的声音非常强烈。两位候选人都灵敏地嗅到这一动向,加上希拉里出于拉拢桑德斯支持者的考虑,以及特朗普希望在短期内利用底层民意实现弯道超车的谋算,都向选民开出了不少承诺。
比如,曾经在国务卿时期把TPP捧为“黄金标准”的希拉里,在大选中180度转弯,称“到目前为止”对“自己所了解到的(TPP)内容不赞成”。这种变脸无非是抓住那些被“保护本国就业机会”“让制造业回家”口号煽动起来的劳工阶层。如果当选,希拉里对TPP的态度恐怕会再来个180度回拨。
而她的对手特朗普自选战开始以来,更是口无遮拦地到处许愿。从建筑阻止非法移民入境的高墙,到上台以后把希拉里关进监狱,再到在当选的第一天就将中国列入“汇率操控者”名单等等。正如美国的一些政治评论家指出的,特朗普的大部分承诺是为了煽情而许下的空头支票。
往届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大概在30%左右,也就是说一任总统的代表性大概在三成。会积极参与投票的人,一部分是美国青年,他们被候选人激情澎湃的演讲吸引,对未来依然保有真诚的改变愿望。而一届届的空头支票,也催生了另一部分选民,既然候选人的很多承诺无法兑现,不如投一个离经叛道的人,这种愤怒式投票在今年大选桑德斯和特朗普支持者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黄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