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村慈协会,解的就是燃眉之急
12月22日一早,记者赶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新墙村村部时,发现这里已聚集了一百多名村民,他们都在等待村级慈善协会正式挂牌成立。
二楼走廊里临时摆放了一张桌子作为捐款台,一名村民收钱,另一名村民开具收据,还有一名村民在红纸牌上书写捐款者姓名。挂牌仪式还没开始,村民们已踊跃捐钱,写红榜的村民有点手忙脚乱:杨正辉2000元,王春兵500元……不一会儿,预备好的三张红纸牌上挤满了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数额。
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引起记者注意,他拿出一沓百元大钞放到捐款台上,说,我捐1万元,表表心意。事后记者得知,这位中年人叫陈贤华,就是新墙村村民,常年在禄口机场附近搞蛋鸡养殖,他听说村里要成立慈善协会,一大早就从养鸡场赶回来。“村里成立慈善协会,能够帮助困难户,我理该表示一下。”他说,虽然他不是大老板,不过前几年村里修桥铺路时就捐过两万元,村里建敬老院时也捐过钱。“明年我打算再捐。”他说。
另一位中年人悄悄递上2000元,拿到收据后就要离开。记者拖住他,问,你为啥急着离开啊?经负责收钱的村民介绍,记者了解到这位中年人名叫王凤鸣,也是本村人,在附近办有一家制衣厂。“我有点不好意思,捐得少了点。”王凤鸣说,看到村民捐款这么踊跃,他有点愧疚,“下次一定多捐点。”
村党支部书记杨翠香捐了2000元。她说,新墙村是一个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全村3060人,有107人是年收入不足9000元的困难户,这些困难户或者是因病致贫,或者是因突发灾难致贫。符合条件的困难村民可以申请低保,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慈善协会可以填补这个“空档”。比如说,村里有一位姓杨的村民,原来在南京做木工,突发中风后住院治疗,又查出肝脏有毛病。妻子只好放弃打工照顾丈夫,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完了,能借的也都借了,他家所在的自然村60多户村民自发送钱过去,多的送500元,少的也有100元。“现在村里成立慈善协会了,就能第一时间帮助村民渡过难关。”她说,慈善协会由理事会和监事会组成,成员是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有威望的老党员,每笔善款发放都要经过讨论,保证让捐款者放心。
“村级慈善协会,解的就是燃眉之急。”高淳区慈善总会会长孔德华对记者说,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7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级慈善协会,运作下来,救急助难的效果很明显。“砖墙镇四园村是3月份成立村级慈善协会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很快就到了四园村。村支书王三福介绍说,村里成立慈善协会当天,就募集到56万元善款,几天后一些在外地搞建筑的村民听说了,赶回来捐款,善款总额达到63万元。“一个嫁到南京的女画家王丽萍也赶回村里捐了5万元。”他说,很多村民家境不是很富裕,村里成立慈善协会,也没通知他们,他们是自发过来捐款的,比如李爱军是在南京建筑工地上打工的,捐了2000元;孙传云是在村子附近蟹塘里打工的,也捐了500元。他们说,自古以来救急救难人人有责,怎么也要表示一下心意的。
“协会成立不久,就发挥作用了。”王三福说,村里有个低保户,突然精神失常,拿了农具到处砸,村里赶紧把他送到高淳青山医院治疗,可是他家根本拿不出入院费,慈善协会紧急商量后拿出5000元。住院几个月后,这名低保户病愈,但每天还要服药,一年要花1万多元,这笔钱也是慈善协会救助的。
说话间,村民李爱民来村部办事。王三福说,他是养螃蟹的,收入并不高,也捐了5000元呢。记者问李爱民,为什么捐这么多?这位41岁的农民有点腼腆地说:“村干部办这个事,是为了村里的困难群众。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我也得做点贡献。”
本报通讯员 杨军 本报记者 朱新法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村慈协会,解的就是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