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言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 不忘民生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杨磊):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两次提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在2016年两会期间,京津冀三地人大代表也纷纷为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补齐短板 有效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长黄兴国表示,自2014年习近平主席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2015年国家完成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的批复,到今年组织实施了一年多,北京、天津、河北各自打破了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联手共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也在采访中表示,对于河北来说,“京津冀一体化”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河北的任务就是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
京津冀协同发展,其中的基本出发点就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据统计,北京目前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172万,机动车达到562万辆,平均的拥堵指数达到5.7。在这方面北京作为首都,已经率先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介绍,人口是和功能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疏解上首先要疏功能,以此带动人口的疏解。目前,北京正在通州区建设首都行政副中心,到2017年年底,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将搬到行政副中心办公,同时还会带动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门搬到行政副中心办公,以此带动城区40万人向外疏解。同时北京市还规划了三个新城区,包括大兴区、顺义区、昌平区,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也将承接北京功能的向外疏解。其次,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将持续控制。李士祥表示,北京的房地产控制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变,控制房地产的开发将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第三,北京的城乡结合部是人口聚集最密集的地方,出现了很多违法建设。据介绍,2015年,北京已拆除违法建设1500万平方米。李士祥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将继续依法整治违法建设和违法经营,规范人口管理。第四,北京将坚持提升服务业的品质。据统计,北京的服务业已经占比达到79.8%,服务业高度发达,但低端服务业也不乏存在。李士祥表示,北京将继续清理关闭低端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的品牌化、标准化,切实提高服务业的品质。
河北省省长、全国人大代表张庆伟表示,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有不少非首都功能要疏解出来,而河北的优势是空间广阔、资源禀赋和承载力强,能够有效地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同时,张庆伟还特别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是简单的搬迁,而是要补齐河北发展的短板,在新水平上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到2015年底,北京已经向外疏解了220个区域性批发市场、79个工业企业,如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去年揭牌以来已有45家主要来自中关村的企业入驻;北京新发地和保定的高碑店市投资建设了新的物流园区,已经入驻了9000多户,每年可减少进京车辆约1000万辆次;北京现代四工厂落户河北沧州,2015年6月正式开工;首钢二期在2015年11月也正式开工。天津市长黄兴国也在采访中表示,天津与北京正联手在宁河区建设未来科技城,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在2015年,北京的企业到天津落户的就达85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100多个各类科研院所到天津落户;而天津的企业在河北投资也达到了400多亿元,切实做到了京津冀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交通先行 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北京的疏解要和天津、河北协同发展,要创造条件为疏解提供服务,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一体化的服务。为此,北京财政主要投向被设定为第一交通、第二大气治理、第三水环境治理,可见交通服务对于疏解北京人口压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去年,北京、天津、河北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着力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十三五”时期已经规划了1333公里的城际铁路,与正在建设中的城际铁路一道,将完全从交通方面形成京津冀的一体化。
在公共交通方面,在河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张庆伟向媒体表示,京津冀两年来共开通300多条新的公交线路;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已经发售,北京的交通ETC到河北是可以通用的,受此影响,去年北京到张家口崇礼进行滑雪自助游的人次增加了40%。
天津市长黄兴国也表示,天津分别建成了通往秦皇岛和保定的高铁,打通了天津作为沿海城市通往内陆西南、西北方向的瓶颈,同时还有十条高速的断头路和瓶颈路也已打通,加上已有的高铁,京津冀“一小时高铁通程圈”已经形成。而备受瞩目的建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的北京新机场2019年也要建成开通,目前已经倒排了工期,航站楼的主体基本建到了廊坊,天津的机场在京津冀地区也设立了20个候机厅,民众的出行也将更加方便。
不忘民生 公共服务三地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疏解和交通一体化正在有力推进,而与三地百姓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又会如何开展呢?2016年初,网络上一则“女孩痛斥号贩子”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和社会广泛关注。表面上“号贩子”是社会治安问题,但究其根源,则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北京作为一座特大城市,大医院资源十分集中。据统计,每天来京看病的外地患者约为13万,还不包括家属等随行人员,而这其中河北籍患者占比就超过20%,因此,医疗资源的疏解亦是疏解首都人口压力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廊坊市政协副主席王学求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一是对接京津冀三地的医疗目录,方便三地患者异地看病、取药、报销;二是推进分级医疗体制,让名医专家轮流到基层社区医院坐诊成工作常态,以此缓解北京人口拥堵问题。
针对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两会期间表示,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加强公共服务的三地协同发展。在医疗、教育方面,京津冀已经做了三地的规划,并且有了成功的案例——河北燕达医院。目前,燕达医院已成为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中的示范项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缓解北京过于拥挤的就医现状,分担首都医疗压力。据了解,2014年以来,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先后与河北燕达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了共建协作。其后,“燕达模式”也在京津冀其他地方铺开,除了北京-燕达项目,还有北京-张家口、北京-曹妃甸两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其中,4家北京市属医院与张家口市5家医院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3家市属医院与曹妃甸2家医院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去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正式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这种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医院的方式是北京市疏解医疗资源的一种探索,被看作京冀两地医疗合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截至2015年12月,北京市已有约50家医疗机构与天津、河北15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医疗机构间签约合作项目达80余个,合作方式涵盖了技术帮扶、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科研扶持、远程会诊、疑难重症转诊和会诊及医院托管等多种形式;合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医疗机构累计派出合作医师1000余人,接受津冀两地进修医师700余人,接诊患者约7万人次,会诊8千余人次,协助当地开展科研项目17个。
在教育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提出建议,建立京津对口支援河北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加快提高河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同时应构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将京津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河北省;还应统筹推进京津冀地区的中高考制度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副市长闫立英认为,只有优先补齐医疗和教育两块“短板”,实现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才能为北京人口疏解等创造良好条件。目前,保定已与150家北京文化、教育、卫生机构开展对接合作,今年还力争实现与北京城六区的战略合作全覆盖。李士祥也表示,京津冀教育协作发展也在稳步推进,北京市西城区正在研究在河北曹妃落地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全套配套教育体系。他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产业功能疏解、行政功能疏解,与之配套的教育、医疗也将随之得到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