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创新 让"老有所依”充满希望

2017-03-14 17:41:1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章文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佳妍 石晶):谁都会有容貌不再年轻、腿脚不再灵活的一天。当人生进入老龄阶段,我们该如何快乐而有尊严地安度晚年生活?这样的问题迟早有一天会摆在我们面前。养老是每年两会的“高频词”,而“怎么养,在哪养”之类的问题也总会成为其间人们热议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养老服务市场、养老金管理及养老保险改革等多个方面对养老事业这一全民高度关注的问题予以了回应。报告显示,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鼓励联合民间资本建设社会养老、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的综合养老体系,这也为更多的银发人实现“老有所依”带来了希望。

  徐利群奶奶今年93岁了,在北京市丰台区椿萱茂养老护理中心住了一年多时间,她每天下午三点都会准时参加护理中心组织的合唱活动。谈起目前的生活,徐奶奶说:“跟大家一起唱唱歌挺好,心里舒服。老人最需要的还是交往,聊聊天说说话,谈谈国家的发展,就这样说说,心里特高兴。”

  目前,在椿萱茂养老护理中心,像徐奶奶这样的老人有一百多位,平均年龄都在75岁以上。由于儿女工作繁忙,这些老人无人照料,也为了能减轻儿女的负担,这些老人们选择了养老院的集体生活。80高龄的龚谨娴奶奶道出了老人们的心声:“我在北京只有一个女儿,我就很心疼她,我不愿意压给她很大的负担,反正到养老院来,减轻子女的负担,这是肯定的。”

  儿女繁忙,无人照看,又不忍给孩子们添麻烦,这是摆在大多数像徐奶奶和龚奶奶这样的老年人面前的现实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去年60岁以上人口比前年增加886万人。这意味着每天增加24000人,几乎不到4秒钟就有一人迈入60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程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在有些地区,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已经超过政府办养老机构,民间资本日益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参与和推动力量。椿萱茂就是远洋地产有限公司推出的一个养老连锁品牌。截至2015年底,像椿萱茂这样社会资本参与的养老机构达到13677家,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占比29.3%。

  虽然现在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加速推进,但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此,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要加强养老院的建设。养老院目前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够高,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计104899个,养老床位总数约为669.84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仅为30.2张。相比庞大的老年群体,单靠机构养老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另外,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作为政府大力提倡的养老方式,更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更容易为老人接受。

  杨阿姨说:“上养老院,心里感觉不好,总觉得应该享受儿女满堂,天伦之乐,老人愿意守着房,守着房就是个家,去养老院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管家帮”董事长、北京养老协会副会长傅彦生 摄影王佳妍 

  五十多岁的杨燕频阿姨,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其实“养老不离家”,也反映了绝大多数老人的心声。带着“让天下家庭后顾无忧”的服务承诺,“管家帮”进军居家养老市场,并在同行业树立起了一个品牌、一个标准。“管家帮”董事长、北京养老协会副会长傅彦生认为,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居家养老”都是双赢双利的一种养老模式。傅彦生说:“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两头成本相对要低些,一是老人付出的成本低,二是企业付出成本低。”

  对于这种养老方式,民政部长黄树贤表示:“要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这个养老服务包括为家庭养老提供服务,也包括加强设施的建设,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苏珍 摄影王佳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五星街道雅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苏珍也在不遗余力地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种便捷服务。苏珍说:“我们社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社区老年大学,道德讲堂、文体活动室,基本上能满足老人需求。”

  苏珍认为“养而缺医”、“医而缺人”,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最大问题。此前已有报道指出,“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很好地开展‘医养结合’业务,一方面大医院忙于看病,无暇顾及医疗养老领域;另一方面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受到政策、医疗保险等制约,宁可闲置医疗资源,也无动力开展医疗养老服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养老形式方面有所强调,指出去年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今年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等新兴消费。苏珍说,社会资本的进入,有效地实现了社区老人的医养结合。苏珍说:“他们民间机构跟所辖的就近医院达成一个保障老人健康的协议,来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在“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模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现“智慧养老”,也成为很多智能科技公司争相开拓的业务市场之一。王启在一家智能科技公司工作,他们公司研发的急救终端设备,深得用户好评。

  王启说:“老人出门在外,如果突然发生意外,只要按SOS,可以立马连接到120平台,因为里面带有定位功能,120可及时找到老人,并派救护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它里面还有一个APP,可以连接老人的子女,当老人发生意外,就可以及时联系到老人的子女。这样子女也能知道老人出问题了。”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车晓端 摄影王佳妍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车晓端认为我国“智慧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她指出“智慧养老”应在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统筹规划、设立准入门槛、加快搭建平台、整合提升服务资源等方面下大气力。车晓端说:“在基层群众实践当中,因为我们的一些设施、养老院所的场地目前跟不上需求,所以有必要综合利用社区、家庭、养老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以及一些提供服务的有关部门、单位、市场一起来做好养老工作,尤其是在目前信息化、网络化,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如何用先进的科技把现在的设施、方式运用到智慧养老里边。一个是要重视,第二个是要配套,第三,我们的理念、想法要落到实际行动上,不仅政府要这样做,社会各方面,尤其一些拥有先进手段的机构、企业,包括媒体,也要参与进来,要一起来重视这个问题。”

  无论是居家养老、社会养老还是智慧养老,中国政府都在不断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努力构建全方位养老体系,让更多的老年人“有备而老”。根据国务院6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到2020年,中国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