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习近平的10个妙喻

2017-03-14 01:19:22来源:新华网编辑:靳松

  【学习进行时】

  治大国若烹小鲜。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善用诗文典故,也常用形象的比喻生动阐明治国理政之道。

  2013年以来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用过哪些妙喻?新华社《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从全国两会上习近平的几个比喻说起,和你一起感受这些比喻背后的大方略。

  

  1.“绣花”

  强调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扶贫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两次用到“绣花”这一比喻。

  3月5日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说,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适应城市发展。

  3月8日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说,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2.“方向盘”“安全带”

  谈政治生态

  2017年3月8日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3.“石榴籽”

  强调珍视民族团结

  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4.“眼睛”和“生命”

  重视民族团结和生态环保

  除了用“眼睛”和“生命”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还用其形容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

  2016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5.“手榴弹炸跳蚤”

  强调精准扶贫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说,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有些地方拿着国家大笔扶贫资金,在贫困县修建“长安街”,到贫困乡镇盖起“天安门”,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其实,这是政绩观出现了严重偏差,亟待整改。

  6.“盆景”

  强调多干实事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说,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立下军令状,好干部要到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练。

  7.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强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说,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

  8.“加减乘除”

  谈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加法——投资、需求、创新,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创新驱动,除法——市场化程度。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

  9.“稻草人”

  强调严明纪律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说,我曾专门讲纪律问题。生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政治纪律,多少纪律,问题是执行得不好,有些人觉得纪律是“稻草人”,不在乎,现在就是要严明纪律。各级干部要有敬畏之心,监督、奖惩措施要跟上。不防微杜渐就会溃于蚁穴。

  10.“腾笼换鸟”

  促进结构调整

  2014年3月,习近平在与广东团代表一起讨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问题时,用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八个字。

  他说,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