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全民买房观念的改变需要更多拓宽投资渠道

2017-03-22 10:38:5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春晓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3月21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22.9%,较上季提高2.8 个百分点。22.9%的居民购房意愿比例,创下2003年有统计数据公布以来的最高值(个别季度未公布)。这是居民购房意愿连续四个季度出现提升(去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居民购房意愿分别为15.1%、16.3%和20.1%)。

  面对新一波房地产市场的“高热”,全国主要热点城市以及环北京的部分城市开始了新一轮的限购升级。以北京的严厉限购政策为标志,房地产市场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迎来短暂的“平稳期”,但央行最新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却又一次对限购政策打脸——即使限购手段层层加码,但是却依旧挡不住大家买房的热情,大多数人对未来几年的房价走势依然是看涨。

  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这么抱有信心,除了国内经济发展的向好势头让大多数人对未来不动产市场的增值保值能力非常确信之外,恐怕更多的人是对这些年来来自管理层的限购政策失去了足够的耐心,简而言之,大多数购房人对于限购政策“稳定房价”的政策效用已经不抱有信心,因为从2008年至今的将近10年间,虽然各地限购政策不断加码,甚至北上广深等地不断祭出提高首付比例的大杀器,但在不断高涨的购房热情面前,限购政策还是被尴尬打脸,灰头土脸的被淹没在售楼中心的一片喧嚣的购房热浪中。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形象的把限购政策比喻成是“退烧药”,虽然能暂时退烧,但不能治病根,过不了多久,楼市这个虚胖的“病人”还是会再次发高烧。

  去病根,首先是要分析这虚胖的“病人”的高热发病的“肌理”在哪里。国内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近十年虚火旺盛,恐怕还是和民间投资渠道不畅有直接关系,因为大量闲置资金没有出口,而货币发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一直持续,这就对大多数人形成了一个投资观念上的冲击——必须通过购买不动产等“恒产”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而当这样的理念通过房价十年不倒的现实“教育”传导到每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全民买房已经不足为奇了。

  其次是地方的财政体系结构以及当前的营改增税制改革也客观上让地方政府在控房价、降地价上动力不足。营改增从长远看是好事,能够更好的保持国民经济的活力,发挥好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营改增之后如何保持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不降低,恐怕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房地产长久以来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钱袋子”,想让其突然之间扔掉不用,恐怕是一件美好想象的事情,也不现实,因为现在各地各项社会事务繁多,很多都没有相应的财政预算,再加上机关事业单位队伍庞大,光是财政工资一项,就已经够地方政府吃紧,所以土地财政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从土地中截取一部分收益来继续“供养”地方财政肌体。

  因此,从根本上给房市降“体温”,只能从改变全民买房预期和改革地方财政收入构成上入手。全民买房观念的改变需要更多的拓宽投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实业,而不是树立起买房比办实业强百倍的观感印象;而地方财税制度的改革以及财政收入支出结构的改革则更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

  当前的限购政策一方面是为了降“体温”,另一方面也是为改革赢得时间,但必须要确立一个共识,即靠限购不能彻底去病灶,必须拿出彻底去房市顽疾的真招才能去掉这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房市虚火。(作者:王庭)

标签:管窥天下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