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不能成为实体经济“抽血机”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银行向高端客户发行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是有兑现底气的,市场行情不好时,银行要为前一只理财产品支付所承诺的本息,就只能发行新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来填补前一只理财产品造成的支付窟窿。如此寅吃卯粮,总有一天会难以为继。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发行巨额虚假理财产品案,新闻曝光后持续发酵。除该支行行长张颖被警方控制,该行另有多名员工接受警方调查。值此金融监管加码之机,银行过度发行理财产品乱象,已成本轮金融监管风暴的又一个“风口”。
另据报道,民生银行原副行长赵品璋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可能涉及一笔过往的民生银行贷款,而舆论对赵的关注,也因其多年分管该行风控业务。从本月上旬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出事,到中旬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失联”,金融监管风暴已令中国金融圈风声鹤唳。虚假理财产品案由民生银行主动向警方报案而曝光,既反映出民生银行总部对此案之重视,也凸显了此轮金融监管风暴之非凡威力。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一种风险型金融产品,这决定了发行和购买理财产品不可能“包赢”。然而,大小商业银行这些年为高端客户开发的理财产品,大多宣称既保本还保息。明明理财有风险,却将理财产品包装和吹嘘成包赚不赔的买卖,这在商业银行圈内大约已成潜规则,也是业内一些理财经理“欺骗营销”的公开秘密。
高端客户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部门争抢的对象,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银行向高端客户发行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是有兑现底气的,市场行情不好时,银行要为前一只理财产品支付所承诺的本息,就只能发行新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来填补前一只理财产品造成的支付窟窿。如此寅吃卯粮,总有一天会难以为继,虚假理财产品乃铤而走险应运而生。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的丑闻虽然令人震惊,但业界对此大约并不“陌生”,万一事情有可能暴露,在平时多半通过银行内部“拆东墙补西墙”加以掩盖。
健康的金融体系中,商业贷款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为固定资产投资融资,只能是辅助手段。而在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与商业贷款出现了本不该发生的“本末倒置”。据中国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2016年半年报,仅去年上半年,国内银行业发行理财产品97636只,募集资金84万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去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才59.6万亿元,这意味着仅去年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用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都无法用完。
另据官方数据,去年上半年84万亿元理财募集资金,只有16万亿元用于实体经济各类融资。如此一来,仅去年上半年,就有68万亿元理财募集融资,没有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在金融市场内部的基金、信托、股权、拆借、证券、保险等分支部门作封闭式“击鼓传花”,滋养一批“金融大鳄”和“金融野蛮人”围猎、吞食优质上市公司股权。如此这般,中国的金融杠杆和资产价值焉能不高?金融风险焉能不越积越大?
任何国家的金融体系都受制于两个基本约束:第一,全社会每个年度的资金总量都是有限的;第二,资本金最初都来自于实体经济产出并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此反复循环,渐渐形成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输血,实体经济为金融体系造血的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互为存在对象的依存关系。在金融开放远远大于金融监管的市场内,尤其是互联网理财的“野蛮生长”,导致越来越多本该流向实体经济,包括原本就在实体经济中的资金,被理财产品的低风险、高收益承诺吸引,而选择了“脱实套利”。而全社会总量资金有限,又意味着理财产品吸纳资金越多,实体经济急需的资金越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就愈高,理财产品就成为了实体经济的“抽血机”。
中国金融要走出与实体经济关系颠倒之困境,亟须把整治理财产品乱象作为金融去杠杆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依法查处虚假理财产品案件的最大意义所在。
(本报评论员:潘洪其 原标题:理财产品不能成为实体经济“抽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