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开放的内地扩大了香港电影人的世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丁一鸣 刘志敏):提到电影,香港电影一定会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典的港产片,到新世纪越来越蓬勃的合拍片,许多香港电影的名字耳熟能详,更陪伴很多人走过了青春岁月。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记者专访到在香港电影界纵横数十年、现任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立法会文化界议员的马逢国,请他讲述回归以来香港电影走过的道路。
采访团队在香港立法会大楼里采访到了马逢国议员。虽然顶着议员头衔,但出身电影界的马逢国仍是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这一功能组别的立法代表。马逢国曾经是银都的负责人之一,监制过《最后的贵族》《秋菊打官司》等著名电影,回归后选择进入政界服务,但仍偏重于电影界。
他回忆在回归之初,恰逢电影界因技术革命而面临转型,DVD等载体在世纪之交兴起,但法制一时之间跟不上科技进步,导致盗版蜂起,香港影业因而下滑。幸亏内地市场飞速发展,给了香港影人以机会,香港影业遂在本世纪初逐渐复苏。他说:“这个回升和大环境的改变有关系。第一就是内地市场的兴起,从2006年开始,那时内地市场、整个国家的总票房也才十个亿左右的人民币,到今天已经快接近600亿了。在整个过程里面,其实香港电影一直都有参与其中。由于内地市场的崛起,所以吸收、吸引了一大批香港的制作精英。”
内地市场和资本的开放,促成了新世纪合拍片时代的来临。在马逢国看来,这就像是突然为香港本地的影人影业打开了一扇门,使得他们从前无法想象的电影拍摄制作之梦,可以成为现实。他说:“以前内地市场没有开放的时候,香港的创作人、电影工作者的目标只能锁定本土的700万人市场和海外华人市场,个别动作题材有国际市场。内地市场开放之后,通过合拍,对很多电影人来说,一下子创作空间大了很多,市场也大了很多。以前不可思议的预算,现在动不动就能达到一个亿、两个亿,对香港电影人来说,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现在都有机会了。以前只能构思但是拍不了的大片,现在都能拍了。”
内地给了香港机会,同样,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窗口和平台,也能够给内地影人影业以宝贵的机会。每年香港举办电影节、影视产业交易会,内地的产品、人才、资本的参与程度都在不断加大。马逢国认为,越来越多有胆识的内地影人影业已经在进入香港,而香港也能为内地的影人影业提供灵活开放的新环境。他说:“其实我觉得香港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市场,无论是电影的投融资,还是电影的制作、创作,真的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内地的同行,现在其实越来越多了,利用香港这个地方,使用香港的创作人,甚至利用香港创作人去制作一些香港题材的电影,然后再回输到内地去,作为特色电影,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动这个脑筋。所以香港如果经营得好,是真的有机会成为中国一个很有特色的电影投融资和生产地。”
合拍片时代来临之后,有一些声音担心,香港本地的电影产业会逐渐没落,大家都北上淘金,有诚意的本地制作就无人问津。马逢国承认香港本地电影产业曾有过“人才掏空”的迹象,但近年来随着特区政府的大力扶持,资助培养了一批新的、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电影人,使本地电影业恢复了上升轨道。他说:“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原来我最担心的就是年轻一代能不能接上班,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转接时期。但拿去年的数字来看,香港一共有28位新导演,都是年轻导演,都能开拍他们的第一部电影,这个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特别是五六十部电影里面有超过一半是新导演(拍摄),我觉得这一批年轻人都充满创意,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他们也善于掌握电影的技术。”
香港是一个南来北往、国际国内的交汇中转站,在电影界尤其如此。马逢国认为,处在这样一个位置的香港电影,未来也应当走出一条五彩缤纷的跨文化之路。他说:“如何发挥香港电影人的创意,不受约束地创意无限,也掌握一些外国的、西方的文化、西方观众的口味,然后把这个挪移到整个中国的庞大的市场、包括香港的市场,拍出一个有香港特色、有传统中国特色、又能为所有观众、包括国际观众都能接受的电影,能不能把这个作为我们的目标、事业,做出一些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应该是很有作为的。”
在马逢国看来,无论是香港影人北上、内地影业南下,还是香港本地电影发展,之间都不矛盾。回归之后,北上的不断适应制度要求、观众口味,到今天已经日渐成熟;南下的不断开拓进取、寻找市场,到今天也为产业打开了通往国际的一扇窗;而本地的树苗已在成长,势将长成新一代的森林。未来香港电影视野宽博、平台广阔,只要保持开放心态,必能走出更新、更宽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