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自贸港     |      视频      |      老外在海南      |      生态海南     
智联海南 向数图强 ——海南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04-17 10:44:50来源:海南日报编辑:赵滢溪责编:尹红燕

智联海南 向数图强 ——海南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由海南高速承接落地的“车路云一体化”消博会示范项目亮相第五届消博会。

智联海南 向数图强 ——海南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海南高速引入自动驾驶乘用车参加第五届消博会接驳保障,实地应用“车路云一体化”场景。

  本组图片均由海南高速提供

  2024年7月,海南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成为全国唯一以“三市两线”联合开展试点的省份。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作为主管单位,会同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及上下游生态企业,联合开展了多项试点工作的筹划与落地,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认为,海南以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应用为核心,围绕构建研发制造体系、打造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基地、拓展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三条主线培育多个特色产业集群,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方向。

  A

  当好“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先锋

  构筑智能网联汽车绿色发展热带“试验田”

  自动驾驶是全球创新热点和交通领域发展的下一个制高点,更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路径。当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汽车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孙逢春介绍,海南抢抓机遇,精心布局“一核心、三主线、多集群”产业战略布局和“三市两线”试点建设,内容框架特色鲜明、路径清晰、方向明确。海南作为全国唯一以“三市两线”(海口、三亚、琼海、环岛旅游公路和高速公路东线)联合开展应用试点的省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投建运具有省市联动、跨城域协同等特征,通过先行先试,能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和参考蓝本,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监察处处长陈丹虹认为,我省依托“三市两线”系统空间布局,构筑广域海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热带“试验田”,形成海南“车路云一体化”特色实践。

  在孙逢春看来,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实践中,海南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实践突破。

  成立省市联动组织。面对智能网联汽车面向城市全域或省域甚至跨省域规模化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探寻面向“车路云一体化”投建运省市不同主体如何组建形成一个运管组织及其管理机制尤为重要,海南试点具有探寻的基础条件。

  实现立法突破。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经济特区法规制定权、海南自贸港法规制定权赋予海南新的更大立法权限及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海南可以先行先试,突破法规制约,创新立法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筑牢安全基石。海南特殊的地理区位,揭示了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海南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系统不仅涉及技术安全、基础设施安全、车辆运行安全等内容,还将开展数据跨境交易等领域的探索,因此海南试点可以探寻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加快数字交易。在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建设中,努力构建可开发、可共享的车路协同高质量数据链,用好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在数据开发平台中将数据清洗加工生成数据产品,最后在数据产品超市交易门户上架,通过流通交易实现数据价值释放,形成了数据产品开发利用全产业链。

  B

  以试点为抓手统筹谋划应用与产业发展

  打造智慧路、聪明车、实时云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海南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以清洁能源汽车发展和清洁能源岛建设等工程为抓手,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高水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2025年一季度,全省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11.1%,截至3月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3.6万辆,占全省汽车保有量比例达2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首次超过20%。海南继上海后成为第2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20%的省级地区。

  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2024年以来,我省先后获批多个国家级试点:海口江东新区城市出行与物流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儋州市入选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城市、“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入选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提出以试点为抓手统筹谋划应用与产业发展,明确了打造“1+2+4+8”的战略体系,并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出台了《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和市县政府取得了多项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推动出台了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方案、基础设施建设指南及管理平台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从任务分工、方案设计到统一操作标准,厘清了“三市两线”试点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创新管理和协作机制。建立省市高效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模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探索商业可持续模式。

  开放规模化应用场景。全省已开放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等城区约1950平方公里,以及环岛旅游公路、高速公路等跨城区道路约1230公里,开放测试示范区域位居全国前列,可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验证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丰富场景,有效激发企业落地活力。

  打造小切口示范项目。第五届消博会期间打造小切口的“小场景+全功能”微缩版车路云示范项目,部署了多元化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筹划了“车路云一体化”应用专题展区、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以“车路云一体化”赋能2025年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多维度、多场景打通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实时的云,实现“车端-路侧-云端”实时联动,赋能智慧交通和智慧文旅。

  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总结经验进一步围绕“车—路—云—政策”加快推进试点建设。

  C

  以国企担当助力应用试点落地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

  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高速)是1993年以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建设为起点所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目前是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交投)旗下唯一上市企业。2024年1月以来,海南高速聚焦“回归主业、转型发展”中心工作,积极打造“大交通”产业体系,推进数字经济、智慧交通等新质生产力赋能主业发展,并投资建设陵水智算中心、搭建数据要素价格监测和登记等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基础设施,重点探索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公路数字化养护和智慧出行等业务。

  勇担国企责任承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海南高速作为海南较早响应“向数图强”战略部署的国有企业,紧抓海南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国企力量参与试点承建工作,不仅是推动科技型综合交通服务集团的建设,亦将致力于让“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和“实时的云”协同构建一个全局智能的数智化交通系统。

  “向数图强”深化智慧交通战略布局。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批复以来,海南高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云翼交通公司为主体组建专业团队、谋划商业化运营、集聚行业生态集群,会同工信、公安、交通等部门和上下游多方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并积极筹划小切口的“小场景+全功能”微缩版车路云示范项目,以“场景创新+多业态融合”形式展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下一步,海南高速将依托海南政策背景优势,在海南交投“大交通”体系资源支持下,围绕海南省“三高一多”热带地区环境特点,持续深化“数智交通”实践部署,以“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助力海南自贸港“向数图强”智慧交通战略的实现。

  D

  以创新赋能“车路云一体化”

  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新高地

  近年来,国家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落地。与其他试点相比,海南凭借“海口—三亚—琼海”与“环岛旅游公路、环岛高速”的全域布局,在里程覆盖和场景丰富度上实现更高投产比。作为自贸港建设的组成部分,海南正以政策、技术、产业优势加速规模化应用,有望为全国提供示范样本。

  “三市两线”引领试点新格局。海南“三市两线”有“全域覆盖、海岛特色、旅游集聚”三大优势。一是广覆盖,纳入城市中心区、环岛高速及旅游公路;二是场景丰富,含自动驾驶出租、景区接驳、物流、环卫等应用;三是自贸港制度为测试、数据、安全、运营环节提供发展空间。

  高位统筹与企业合力。为确保试点实效,省委、省政府将其提升至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度,高位统筹、精准施策,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积极出台实用方案、指南等文件供市县企业依据,并吸引了一批有技术、资金、运营能力的头部企业落地,形成智能网联全链条创新生态。

  创新中心赋能,技术与智力双轮驱动。作为省级智库/技术牵头方,海南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参与试点顶层设计与技术路线制定,组织专家形成适应海南特色的系统化方案。为消博会示范项目策划、成效、攻坚等提供咨询支撑;为试点全域建设优化,在基建、车企合作、场景、平台、安全、运营等任务上提供借鉴。

  面向未来,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新高地。海南以“一省全域”为试验田,依托自贸港制度优势,瞄准安全、开放、智能、国际四大方向,构建全球领先“车路云一体化”标杆。通过标准输出、数据枢纽、场景认证驱动,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岛屿经济体转型提供中国范式,成为全球热带地区规则制定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