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自贸港     |      视频      |      老外在海南      |      生态海南     
开放能级提升 红利持续释放
2025-07-31 10:00:02来源:海南日报编辑:甄镜媛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密集发布 开放能级提升 红利持续释放

开放能级提升 红利持续释放

7月29日晚,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海南炼化成品油码头灯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越南籍“贵夫人”号轮船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成品油装载作业,完成装载后启程返航。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吴淑汕 摄

  往东,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一台低温理疗箱成为健康消费热门打卡地;向南,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一处球幕影院成为景区引流聚人气的宝藏“利器”。

  看似没有关联的两套进口设施,均拥有颇高的“身价”。如何让企业“买得划算”?受益于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如今,它们均在海南顺利“安家”。

  从落地初期的医疗健康,到基础设施建设、文体旅游等多业态,“零关税”政策的持续升级扩围,是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一个缩影。自7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后,一批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及配套措施陆续出台,红利“裂变”释放,进一步提升海南自贸港开放能级。

  政策密集发布,进一步提振国内外企业投资信心

  7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宣布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发布会结束后,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迅速行动,密集发布一批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

  《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

  让好政策尽快落地,关键在落实。紧随其后,海南出台一批配套措施,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项下海南自产货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货物享惠主体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确保封关运作政策平稳落地。

  政策密集发布,红利不断释放,迅速形成强大声势,进一步提振国内外投资者布局海南自贸港的预期与信心。

  在海南运营三年多以来,新叻海运有限公司享受到免税超700万元的政策优惠。“我们选择海南,落地洋浦,看中的就是这里广阔的发展前景。”仔细翻阅海南自贸港的系列封关运作政策及配套措施后,该公司经理潘杰难掩兴奋,“未来,我们从海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机会更多了。”

  “政策利好非常多,我们对海南自贸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欧绿保神州(海南)新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春龙表示,作为一家入驻海南的外资企业,德国欧绿保集团将把握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业务,实现更好发展。

  红利持续释放,持续提升海南自贸港开放能级

  “零关税”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梳理发现,与封关前政策相比,上述政策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降低享惠门槛,含金量不可谓不高——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商品将从目前的正面清单管理转向负面清单管理。这意味着,除了明确列出征税的商品外,其余近74%的进口商品都将享受“零关税”待遇,覆盖税目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提升近53个百分点。

  此外,进口“零关税”政策享惠主体将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还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等,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企业自用,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

  “届时,现有进口‘零关税’政策将纳入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一并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零关税’制度体系将基本确立。”省财政厅副厅长周正介绍。

  对于一家想要在海南从事外贸的企业而言,红利远不止于此。

  “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也将进一步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取消对享惠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条件,部分鼓励类产业营收占比达不到总营收60%以上的企业也可适用政策享惠。”海口海关副关长田涛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封关后实施的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还将“零关税”货物纳入适用范围,将海南自产料件纳入增值部分,并进一步扩大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

  这意味着,企业进口“零关税”货物开展加工也可适用政策免关税,可有效发挥“零关税+加工增值”叠加效应,并更有利于企业加工制成品增值率达到或超过30%。

  政策红利催生了发展机遇,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张玲玲对此充满期待,“这些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将为企业打开原料采购的‘新蓝海’。”

  监管高效精准,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

  “比如,《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便是国家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在我国现行货物贸易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作出的全新探索。”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张富明介绍,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我省的保税维修政策更优,具体体现在适用范围更广、维修品类更多、评估程序更简等三方面。

  推动贸易更自由更便利,不仅在于贸易管理措施的宽松,也在于监管模式的高效精准。

  “封关后,除依法需要检验检疫或者实行许可证件管理的货物外,海关将对进口‘零关税’货物、保税货物等按规定实施径予放行。”田涛介绍,一般进口报关单需申报105项数据,符合径予放行的货物限定为不涉证、不涉检的“零关税”货物或保税货物,申报项目简化至33项,企业仅需填报必要的货物信息。

  “一线”通关更便利的同时,“二线”监管也变得更加高效——

  在“二线口岸”设置海关监管通道和非海关监管通道,海关在海关监管通道对“零关税”货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三类货物实行管理,其他货物及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出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最大程度便利海南与内地贸易往来。

  “我们三类货物创新实施‘分批出岛、集中申报’通关模式,有效提高通关效率。”田涛介绍,与此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后,海关监管范围从“一线”延伸至“二线”,将按照“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顺势监管、协同共管”的思路,着力打造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海关智慧监管模式。

  “一线”放开什么,“二线”就管住什么。如此有机统一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管住”与“放活”的精准平衡,也生动体现了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节奏的蹄疾步稳。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各项封关运作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实落细,踏上新起点的海南自贸港必将不负重托,更好地汇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以政策落地的实际成效彰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信心和重大机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