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国防部当地时间10月29日发布声明称,美国计划削减其在欧洲东翼的驻军人数,其中包括拟派驻罗马尼亚的士兵。
声明表示,未来仍将有约1000名美军士兵驻守罗马尼亚。声明认为,“美国的决定是停止其一个旅在欧洲的轮换部署,该旅兵力部署在多个北约国家”。

路透社报道截图
北约方面29日称,已提前获悉美国计划减少在联盟东翼部分军力的部署,此举属正常“调整”。北约官员说:“即使经过此次调整,美国在欧洲的军力部署规模仍将高于2022年前水平。”
如何看待美国调整欧洲驻军的决定?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美方撤军 早有征兆
◆其实此前美国方面也有过类似的表态,准备把它在欧洲的军事部署进行调整。这个背景是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当时的美国拜登政府为了显示所谓的对欧洲的安全保障,加大了美军驻欧洲的规模和人数。出于反对拜登政府的基本立场,特朗普政府就有了进一步调整军事力量部署的规划。
◆而且近期美国方面还表示,准备减少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军事援助。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美国方面正在服从它新的所谓的“全球战略目标”,调整对欧洲的军事力量部署,尤其是向朝着减少美军人数的方向变化。
◆尽管美军调动的数量相对有限,但显然这个动向会引起北约欧洲成员国的担心,尤其是在当前北约东翼和俄罗斯处于高度对峙的状态下。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罗马尼亚国防部长莫斯泰亚努介绍,罗马尼亚与美国的关系依然稳固,包括美军在内的北约驻罗兵力约有3500人,规模“相当可观”。
北约方面和美国都在对美军的此次“调整”进行淡化处理,但罗马尼亚方面的一些分析人士和媒体称,欧洲国家发出“团结信号”并考虑加强其“军事存在”以进行补偿非常重要。
如何看待罗马尼亚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焦虑”?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长期依赖 分离焦虑
尽管近些年来欧洲方面在不断地加强它的军事力量,而且做出了大规模投资规划。但显然,短期内欧洲国家,尤其是处于北约东翼的国家仍然高度依赖美国提供的所谓“安全保障”。像罗马尼亚,长期以来在军事力量、武器装备上都严重依赖美国,所以一旦美国方面出于它所谓“全球战略目标”的考虑,要在欧洲尤其是北约东翼进行军事调整时,这些欧洲国家的焦虑感是非常真实的。

2025年6月13日,在罗马尼亚东部军事演习中的美国士兵。(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近一段时期以来,欧洲主动和被动“战略自主”“防务自主”的话题时常被提起。欧洲“战略和防务自主”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煎熬的欧洲 尴尬的自主
◆现在看上去美国是希望欧洲国家,无论是在北约框架内,还是在欧盟框架内承担更多的对欧洲安全的责任。在此背景下,曾经一度沉寂的欧洲“战略自主”的讨论又重新出现,当前欧洲国家对“战略自主”的讨论,更多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正是由于美国对北约、对所谓跨大西洋关系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在美国看来,它需要更好地、合理地去利用欧洲这个工具。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国家现在一方面想要通过自身能力建设、财政投入来增强军事实力,但是短期内,尤其在俄乌冲突仍然延宕,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欧洲国家还很难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
◆这样一种煎熬的状态,导致了欧洲的“战略自主”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对欧洲来说,如果要真正实现“战略自主”,首先就需要在战略上,无论是外交还是军事上,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尤其是对于俄乌冲突、对于未来和俄罗斯的关系,欧洲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整套战略规划和政策,只有真正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战略自主”对于欧洲来说才真正有价值。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记者 | 樊梦
签审 | 王昆鹏 李琳
监制 | 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