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助力引江济淮,合肥经开区治水工作再出发
2022-07-06 10:28:03来源:合肥日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必须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作为“引江济淮”的关键一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2年年初,安徽省委专题会议上强调,要把实施引调水工程作为最大的德政工程、最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尽早高效高质完成建设任务。2022年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水环境整治行动,确保进入派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江淮运河通水后水质将符合饮用水标准。

  绿城玫瑰园小区位于派河上游水系,此前管网错接、漏接造成的混合溢流水经翡翠湖、王建沟流向派河,影响饮用水安全。由此,一场事关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攻坚战全面打响。合肥经开区决胜翡翠湖,自我加压,逐难而行,为的就是当引江济淮试通水时,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倾力守护这条江淮运河上的黄金生态廊道。

  回顾合肥经开区的治水历程,该区对打赢这场治水攻坚战充满信心。

  投入真金白银治理水环境

  合肥经开区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方位推进,从制定方案、健全体系、建立机构、完善制度、开展巡查、护河治河、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特别是从财力上“真金白银”投入,以硬举措坚决支持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9年以来,合肥经开区紧盯中央环保督查、省市巡查和区内自查的问题清单,聚焦十五里河、塘西河、王建沟“三河”流域及南艳湖、翡翠湖“两湖”水体,全面开展区内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类排水户的雨污混接点位整治和老旧小区阳台水改造工作。3年来,该区为水环境治理已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其中仅王建沟投入高达10.9亿元。截至目前,该区市政管网已全部整改到位,710家排水户已完成整改,尚有202户正在整改,预计将于8月底、11月底分别到位。

  经过合肥经开区人3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十五里河、塘西河、王建沟全部由之前的黑臭水体蝶变为Ⅲ类、Ⅳ类水,水体清澈,水质显著改善。“两湖”已成为合肥市著名的风景区,四季花开,游人如织。此外,合肥经开区主动建立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机制,与肥西、长丰、蜀山、包河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无缝对接。

  打造幸福河湖“经开样板”

  合肥经开区以点带面积极打造河湖治理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合肥经开区人深谙:科学治水,要先搞好科学的规划,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该区引进德国汉诺威水协编制水生态专项规划,避免大填大挖,为水系保留原始通道,加强雨水收集、生态净化及合理补水利用,实现了水生态、绿生态融为一体。

  在治理雨污分流方面,合肥经开区分流域落实整改雨污混接点位,及时通报整改动态;在河长制平台中增设雨污水排口管理模块,建设排污溯源网。

  此外,合肥经开区利用清华合肥院等机构的核心技术加强日常监管,采用无人机巡河、机器人排查地下管网、指纹溯源查违规企业偷排。建设智能化设施及数据网,探索河道治理、水环境监管模式。

  把细节做严,把过程坐实,把质量做高,合肥经开区也因高质量治水成为全市标杆。

  高站位推进派河专项行动

  “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城市管网错接漏接等多方面原因,翡翠湖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合肥经开区管委会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想要彻底改善王建沟水质,就要从源头动“大手术”。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合肥经开区各相关单位树立目标导向,以高站位、细排查、勤调度、严整改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截断流入派河的污水。

  按照《合肥经开区派河流域河长制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责任分工,合肥经开区公用事业发展公司对派河流域企事业单位、院校医院、农贸市场、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情况及河道、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复查。

  针对绿城玫瑰园、绿海商务职业学院2个项目雨污整治重难点问题,合肥经开区单独成立专班,制定详细的推进整改实施方案,开展多部门协同打硬仗,攻坚推动,确保本轮整改务必彻底、到位。

  当前,合肥经开区正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贯彻落实省市部署,奋力投身治水大会战,让水清、岸绿、城美自然衔接、融为一体。(合肥日报 张和允 袁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