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徽省发布首个省级层面新材料产业专项支持政策
2022-11-28 10:37:47来源:合肥晚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最高奖补3000万元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 安徽省发布首个省级层面新材料产业专项支持政策

  11月26日,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开幕,《安徽省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这是安徽省首次在省级层面出台新材料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涵盖原始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产业集聚、产业生态等全链条全环节。

  真金白银支持创新搅动产业活水

  创新始终是发展的驱动力。为助力科研团队、创新企业攻克源头核心技术,安徽将按年度制定新材料研发攻关产业化清单,采取“定绩效目标”“对号入座”方式实施重大研发攻关产业化项目。

  同时按照研发费用和设备投入最高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省级最高补助500万元。其中,奖励项目科研团队的比例不低于50%。高校、科研院所等也将享受到高水平创新成果跟踪对接和服务。

  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经评定的首批次新材料,安徽将按照《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综合采用财政直补、落实税收优惠、融资担保、保险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

  为培育出更多创新主体,政策中提出,将制定并动态更新新材料产业“双招双引”招引目录清单,支持各市因地制宜补链延链强链,实施精准招引,重点招引新材料领域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及高层次人才团队等,各市可综合考虑项目投资、亩均效益、带动就业、创新成果等因素给予奖补。

  今后,新材料企业对设备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将获得奖励。依据《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安徽将按照项目设备购置额的10%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更多新材料企业也将步入“专精特新”队列,政策中明确,将对培育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每户奖励100万元。

  金融赋能生态营造为产业添续动力

  在优化资本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金融服务的功劳必不可少。为此,安徽将建立新材料企业“白名单”,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向银行机构推送对接,对首次对接不成功的企业,通过轮换机制重新分配银行机构。支持金融机构对“白名单”内企业开展“贷投批量联动”试点。

  对照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上市条件,安徽将建立新材料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甄选优质新材料企业开展梯度培育和精准对接,力争2026年入库企业达到50家以上,每年新增新材料上市企业1家左右、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左右。

  同时,安徽将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对新材料企业成功发行债券融资用于制造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按其发债金额给予分段贴息:5亿元及以下的,按实际利率的10%贴息;5亿元至10亿元的,按实际利率的5%贴息;10亿元以上的,按实际利率的3%贴息。单户企业每年最高贴息300万元,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

  为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安徽将组建运营总规模不低于135亿元的省新材料产业主题基金,服务新材料产业发展和“双招双引”重大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推动平台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为营造产业沃土,让安徽产生源源不断的产业向心力,政策中提出,支持在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省认定化工园区等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共性技术研发、中试、试验验证等产业公共服务项目。对符合支持标准和达到绩效目标的产业公共服务项目,采取投资期建设补助和运营期绩效奖励的方式给予支持,单个项目省级最高补助500万元。

  工业互联网作为链接产业上中下游的服务平台,近年来对产业的繁荣作为愈发明显。如羚羊工业互联网打造出的线上永续对接平台为不少企业带来合作。

  今后,安徽将鼓励新材料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最高给予3000万元奖补;对行业、区域、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补;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补。(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