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郭进——像做科研一样认真履职担当
代表委员风采
“通过释放博物馆功能活力来反哺博物馆长足发展至关重要。”从2014年2月开工建设到2020年8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如何续写好建馆后的“后半篇文章”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郭进提出建议的主要思索方向。
“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建在遗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馆,馆藏资源、展陈形式、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及各种研学体验活动的打造让这个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健全。但如何让这么好的资源健康、良性地自我运转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年,郭进计划将通过释放博物馆功能活力解锁博物馆“造血”功能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
据郭进介绍,从野外采集、室内修复到课件开发,在强化科普阵地功能方面,博物馆做了很多举措。做研究、教材编写、翻译展陈说明、培训工作人员、研学活动授课、日常巡查、调研科普难点……在足迹踏遍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每个角落的日复一日里,郭进时刻提醒自己,依托这么好的平台,千万不能把工作干成“开大门、关大门”的差事。
然而,在博物馆开放运营过程中,郭进却发现了难题——作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除努力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外,还需要解绑自身,化解机制矛盾,探索“自食其力”的渠道。
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建馆时期我们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帮助,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如何良性运转下去,有很多地方需要破局。”郭进认为,博物馆在科普阵地打造上下了功夫,也解锁了很多新的功能,但场馆营收反哺场馆运营方面还有桎梏需要化解,希望能凝聚各方合力突破瓶颈。
关注博物馆本身发展的同时,郭进还期待通过此次盛会,聚焦抚仙湖保护治理、环湖生态移民等问题,回应群众关切,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更好造福流域群众。
记者手记
采访郭进,句句不离化石地,话语间溢满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打造科普阵地、树立科学观、关注抚仙湖保护治理……这些年来,郭进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始终与当地群众一道,为更高质量的发展做出努力。
拍摄到一张清晰直观的化石图片可能需要花上两天时间,建言献策也应该像做科研一样,深耕不辍,言之有据,要有设身处地的履职意识和担当精神。郭进表示,提出建议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和履职复盘的机会,不仅需要自我提升,还需要擦亮发现问题的眼睛,以及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记者 李苏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