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合肥市积极探索城市安全发展新模式
2023-05-12 09:53:12来源:合肥日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城市“心电图”智护“生命线” 我市积极探索城市安全发展新模式

  5月11日下午,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在合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合肥市坚持科技赋能、源头治理,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探索出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合肥做法”,城市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高。

  校地合作 立体监测

  时间拨回到2013年,合肥市与清华大学正式“牵手”,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携手打造公共安全领域产学研用基地,成效显著。有了良好合作基础,2015年,合肥市正式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逐步探索出以场景应用为依托、以智慧防控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根本的城市安全发展新模式。

  目前,合肥市以场景应用为依托,织密立体监测“网络”,通过“点、线、面”结合,全面覆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消防、水环境、综合管廊等八大领域,系统构建智慧化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体系。数据显示:从一期5座桥梁、27公里管线扩展到二期51座桥梁、2100多公里管线,再到完成燃气高风险区域监测预警全覆盖和四县一市城市生命线建设,合肥市已累计布设前端感知设备约8.5万套,覆盖137座桥梁、7316公里管线。

  针对城市生命线工程权属复杂、多部门交叉、缺乏统一技术支撑等难题,2017年,合肥市成立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以智慧防控为导向,实现全时段监测值守、智慧化分析研判、长效性辅助决策,打造安全运行“中枢”。

  此外,合肥市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根本,组建城市生命线产业集团公司,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数据云平台、监测服务、生态培育等核心业务,构建面向政府、企业及家庭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组团输出城市生命线技术、产品、方案和服务,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产业化之路。目前,北京、深圳等19个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上线运行,上海、长春等21个城市项目落地实施。

  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合肥做法”有效发挥保护城市安全的科技“哨兵”作用,探索出一条城市生命线安全发展新模式。

  省级层面也有不少重要部署。安徽省委、省政府两办印发《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的意见》,明确整省推进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

  接下来,安徽省将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将场景应用范围拓展至燃气用户终端、瓶装液化气、水环境治理,以及消防、电梯、窨井盖、热力等领域,实现全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全覆盖。

  联动处置 精准保障

  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合肥做法”让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从看不见转成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理转成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转成主动防控,实现风险可视化、监测智能化、保障精准化、服务集成化。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通过前端传感器实现精准感知、精准分析、精准推送,构建城市安全智慧化、全链条管理网络,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目前,该工程已建立50多个智能化预警模型,涵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领域可视化平台,立体呈现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一张网”,实现各类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状态透彻感知、智慧分析、精准处置。

  不仅如此,通过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平台,可自动汇聚前端感知信息,以“一张图”形式立体呈现各类管网,异常情况动态显示、实时更新,做到一目了然、一键推送,实现数据可取、可控、可用、可靠。自系统运行以来,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险情333起,沼气浓度超标5671起,供水管网泄漏109起,热力管网疏水阀运行异常95处。

  为更好实现保障精准化,合肥市围绕城市生命线建立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为轨道交通、旧城区改造、水环境治理等城市建设累计提供24.4万公里管线信息和分布态势,节约探测费约6亿元,有效避免重复开挖和施工风险,提升城市建设质量。

  合肥市还深度挖掘电梯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安全文教等细分产业,构建以生命线安全云、消防安全云“两朵云”为牵引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推广模式,其中消防安全云服务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落地,推进商业模式由“卖产品”向“场景拓展、服务集成”转变。

  升级应用 全国拓展

  进一步增强城市韧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合肥脚步不停歇。接下来,合肥将加快打造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合肥模式2.0”,让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更好地在全国拓展应用。

  合肥市将在工程建设上作示范,全面实施城市生命线三期工程,推动向消防、电梯等更多领域拓展覆盖,加快城市安全云、消防安全云“两朵云”建设,实现风险隐患全领域、全过程、全时段监管。

  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合肥市将大力引进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来合肥创新创业,支持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争创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城市安全与应急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技术攻关上,合肥市将聚焦国家城市生命线安全保障重大需求,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联合全国城市安全领域科技优势力量,突破安全诊断与韧性增强、运行监测与灾害预警、应急技术与救援装备等共性关键技术。

  在应用推广上,合肥市将加快推动城市生命线集团公司实质运行,大力发展感知设备、网络通讯、应用服务等上下游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合肥日报 记者 王骏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