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徽合肥: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金字招牌
2023-06-02 15:26:0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我们将高质量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打造具有合肥特色、辐射长三角、全国一流、具有世界影响的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城市!”6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合肥市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上,合肥市政府市长罗云峰庄严承诺。会议现场庄严而热烈,来自全市知识产权各条“战线”上的100多名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共同见证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为合肥市授牌,深感自豪、备受鼓舞。

  胡文辉表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旨在通过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整体提升。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推动长三角协同发展等方面肩负重要使命,把建设示范区的重大责任交给合肥市,就是要充分发挥合肥市的关键区位优势和良好保护基础,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攻坚克难,在全链条和关键环节保护上真抓实干,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上狠下功夫,在助力长三角协同发展方面走在前列,面向世界着力打造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金字招牌”。

  合肥因何入选?

  “合肥将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关键要素,沿链赋能‘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支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2022年战新产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首超万件、三年增长近3倍,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4,‘战新产业培育’连续五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近年来,合肥通过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和人才保障,先后建成了安徽省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合肥)地理标志产品展示推广中心、合肥知识产权大厦等一批高水平专业机构和设施,有效发明专利量、高价值发明专利量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探索构建‘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的一体化协同保护机制,‘集中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互联网+调解+仲裁+司法确认’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政银担保、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融资风险保障机制,先后荣获‘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等国家级称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合肥在示范区建设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罗云峰表示。

  今年4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合肥市、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

  示范区将如何建设?

  “合肥示范区建设对于我省来说既是重要机遇,更是重大责任,我们将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进建设。在国家支持政策基础上,省级层面将拿出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加大各个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靠前服务,做好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一盘棋’合力,坚决打响这个‘国字号’招牌,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注入安徽力量。”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表示。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韩永生表示,将以示范区的建设为契机,坚持省、市联动,配套出台政策举措,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强化系统集成,锐意改革创新,着力把示范区建设成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能保护、高水平服务的先行区。

  按照《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合肥市将强化原始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基础科学、前沿技术领域及时科学合理布局专利;聚焦“科大硅谷”建设,量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形成专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加强战新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支持自贸区有需求的企业通过专利优先审查渠道快速获权;构建“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在合肥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中实现“区块链+证据保全”功能,助力企业破解维权举证难问题;加强与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作。

  “我们将坚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局的大力指导帮助下,守正创新、赓续发力,全力争创全国示范标杆,推动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实效、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罗云峰表示。(文 王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