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经信厅发布2022年度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结果。其中,一类县(市、区)榜单中合肥市蜀山区荣誉入选,排名位居全省第一。至此,蜀山区已连续四年荣获一类县(市、区)前列。
近年来,蜀山区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上下足功夫,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目前,民营经济已占领蜀山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成为推进蜀山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全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2022年底,蜀山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约21万户,占各类市场主体的90%,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92.6亿元,占全区GDP比重53.1%。目前,蜀山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1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省级平台2家,市级平台14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家,市级基地10家。
持续优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
强化机制引领,蜀山区出台《蜀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形成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高规格工作机制。发布《蜀山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2 版)》,明确74个具体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织密工作网络,落实企业包保制度,制定了《蜀山区“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联系包保工作指引》,对全区952家重点企业和100个建设项目包保全覆盖,形成工作合力。2022年累计走访企业、项目近5000家次,推送各类惠企政策共28篇532条,解决诉求问题789个。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蜀山区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先后出台《蜀山区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工作的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持续开展省、市级专精特新培育工作。
2022年,蜀山区成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1家。
拓宽民企融资渠道
为加强资本市场的对接服务,蜀山区开展了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打造了“科技金融融资路演”“科技人才项目路演”等各类政金企对接活动。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深入开展市级“小微工业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申报兑现工作,组织32家市级优质小微工业企业申报贷款贴息补助共计508.8万元。
搭台“牵线”力促民企上市融资。蜀山区全面梳理区内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筛选出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经营业绩优、发展前景广的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培育和辅导。目前已建立涵盖环保、科技、零售、建筑等行业60家企业的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2022年实现1家民营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申请材料被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两家科技型企业在安徽省“专精特新”板成功挂牌。
强化政策引领 培壮优强中小企业
落实政策兑现。蜀山区经信局组织辖区企业申报2022年制造强省、省民营经济政策,完成省、市政策兑现资金拨付工作流程,其中2021年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70万元,2021年合肥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资金130.96万元(民营经济部分)等。
梯次化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蜀山区组织辖区10家企业开展合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测评工作,成功培育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
放大招商引资效力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紧抓“科大硅谷”重大战略机遇,蜀山区在民营企业招引方面继续发力。2022年,蜀山区共对接、洽谈各类民营企业200余家,南京优存、盛位电子、哪吒汽车等70余家签约落地,合同投资额超百亿元。
新材料孵化平台项目、光纤传感暨地表先进探测平台项目等2个中国科大赋权试点项目签约入驻,同时引入了一批如康湃医疗、南京优存等10多个优质的隐形独角兽项目。武汉圣禹排水系统安徽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华驰环保生物降解制品项目等一批环境领域龙头企业项目签约蜀山区,同时依托中国声谷·蜀山园区建设,推动了科大国创与蜀山区共建安徽智能软件产业园,实现数字经济的提质升级。
突出招引高端商贸服务业。蜀山区一方面抓住合肥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契机,谋划打造蜀山区新能源消费中心,签约了一批如哪吒汽车、广汽埃安、宝马、奇瑞、华为等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项目;另一方面发挥商贸服务业集聚的能级效应,“首店经济”“体验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进一步丰富。(文 李陵莉 刘亚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