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年伊始,湖南省、长沙市先后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擂起了奋进催征的金鼓,奏响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强音。湖南湘江新区坚决把中央部署和湖南省委、长沙市委要求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为此,国际在线湖南频道联合湖南湘江新区推出特别策划“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探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伴随着“三百年好品质,信赖九芝堂”这句广告语的深入人心,“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等拳头产品深受老百姓喜爱,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芝堂”)已从当年的小药铺发展成为湖南省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项称号的国家重点中药企业。
如今,寻觅“我喜爱的中国品牌”“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等诸多榜单,总能看见九芝堂的身影。飘香百年,如何在时代浪潮中站稳潮头?九芝堂有着自己的“质”造之路。
传承 以“仁心良药”立身
百年品牌,始于传承,品质为根。
“作为一个有着374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我们深受老百姓信赖。最根本的是,我们企业上下把‘仁心良药’这个理念根植于内心,落实于行动中。”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向平坦言,三百多年来,九芝堂秉承着“仁心良药”的质量理念,坚持传承古法炮制,确保中药疗效,继承湘帮中药炮制对炒、浸、泡、炙或烘、晒、切的考究工艺,做到形色气味药效俱佳。
对于中药生产企业而言,企业真正的竞争在于制作工艺。在九芝堂企业技术中心,近4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内,形状各异的设备数十年如一日地运转着,数十道工序后,被送入密闭实验室的药材最终以一颗颗丸剂形态呈现,经由质检达标后,中试车间的工艺流程才能投射到产线上。
“这是制药规范,我们循环往复监测修正制药工艺,就是为了确保老百姓拿到的药品质量是完全一样的。同时,中药药材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徐向平介绍,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药材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中医药的疗效。为了确保药材供应品质,九芝堂对原料采用责任链供应管理,有效保证原料质量。“品质是立身之本。坚持做百姓心中的良心药、放心药,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承诺。”徐向平说。
如今,九芝堂已经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大型医药企业,下辖数十家分公司,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元。目前,九芝堂拥有国家药品注册批文三百多个,品类覆盖心脑血管、补肾、补血、妇儿、五官科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守护大众健康。
九芝堂实验室 摄影 尹婷
创新 激发新“质”生产力
装瓶、封口、贴标……在九芝堂浓缩丸高速包装流水线上,六味地黄丸正以每分钟300瓶的速度封装下线。去年2月,该“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质量控制与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被授予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2月,九芝堂六味地黄丸入选2023年度湖南名品名单。
“早在20年前,九芝堂就引进了国外的自动化高速生产线。近年来,我们更加重视智能产线建设,不断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推进产线自动化改造与企业数字化管理。”提及企业频频“出圈”的秘诀,徐向平说,“老字号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传承,更离不开创新。”他认为,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应当积极拥抱新时代、新市场和新技术,以数智化转型激发新质生产力,为品牌长青不断积蓄动能。
如今,在九芝堂智能制造车间,补料机器人、自动数粒机、贴标机、装盒机、自动装箱机等自动化设备一应俱全,传统的中药生产有了新应用场景。该企业拳头产品六味地黄丸单条包装线最大日产量已从2014年5万瓶上升至目前的15万瓶。愈发高效绿色的生产环节,带来了显著的降本增效成果,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均一、可控。
在企业管理方面,九芝堂建立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智能仓储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八大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中药固体制剂生产过程智能化,实现全面智能管控。“通过打通数据链,实现我们很多板块之间的数据的横向连通,有利于我们企业管理的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徐向平介绍,基于其精益管理,企业2023年仅物耗方面,就节约了1000多万元的成本。
九芝堂智能化产线 摄影 尹婷
突破 传统品牌也能做新药
“中华老字号”是行业内对于九芝堂的第一印象,但带着传统中药企业标签的九芝堂有着自己的创新突破之路。“传统中成药仍然是我们的主力部分,但是我们也在加大对干细胞等创新药、高端医疗的研发投入。”徐向平介绍,“只有将传承与创新的精髓真正融入企业发展的血液和基因中,企业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竞争力。”
2018年,九芝堂以资本赋能,参与投资的并购基金收购了美国Stemedica细胞技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同时成立了九芝堂美科(北京)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在干细胞和生物制药领域布局。
“我们的愿景最终还是为老百姓提供健康服务,通过我们的仁心良药及全方位服务,能够让老百姓少生病、少吃药。”徐向平表示,未来,九芝堂也将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宣教,让更多老百姓了解中医文化、善用中医知识,让中医药文化造福更多百姓。(文 尹婷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