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的千年古渠红花渠也处处散发着蓬勃朝气与活力:健身绿道上、中式凉亭里,随处可见附近居民健身、小憩的身影,而一道道别具特色的文化墙前,老人和孩子边散步边观赏,尽情享受优美环境带来的健康与快乐的气息。
美好的景象让人难以想象,曾经这里垃圾横漂、臭气熏天,被人们称为“龙须沟”和“垃圾渠”。
红花渠的蝶变,与一条人大代表建议分不开。
红花渠本属唐徕渠八大支渠之一,于公元678年开凿挖成通水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红花渠两侧成片的居民小区共有46个,居住着1.6万户4.5万居民,沿渠两侧200米范围分布7所中小学幼儿园、19家医疗卫生和托育机构、47家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由于人口增加,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红花渠沿线污水溢流、恶臭扑鼻等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
“红花渠的改造难度不小,涉及道路交通、岸线治理、生态恢复等多个方面,必须寻求上级多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对此,人大代表看在眼里,记在心头。2024年5月,自治区人大代表王旭、杨鸿胜、张君等代表通过“代表之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后,联名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加快实施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项目的建议”。当月,这条建议被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列为2024年闭会期间重点督办建议,这也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将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所提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
2024年5月26日,自治区人大、政府主要领导率有关部门实地查看、现场督办,当面听取居民和商户代表意见建议,协调落实建设资金,确保红花渠改造项目早日开工、高质量完成,切实提升沿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短短12天的时间,关于加快实施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项目的建议的办理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如今的红花渠焕发新颜,整体按照“一带四区十二节点”的空间布局分段进行改造:其中一带是指红花渠儿童友好文化传承纽带,四区是指儿童研学区、贡花故事区、历史人文区、活力渠廊区,十二节点包括渠源探秘、生态教育基地、南巷友好社区、银川桥文化、一米安全乐岛、渠上写诗、贡花记忆长廊、南塘雅韵诗书廊、银川时光走廊、望渠街、智慧康道、生态休闲绿廊等十二个节点。
令人瞩目的是,在红花渠项目建设中,适儿化活动空间就有8处,包括水环境科普园、艺术绘画展厅、自然科普园、大自然讲堂、昆虫旅馆、室外课堂空间、科普教育空间、智慧健身空间。“红花渠沿线有7所中小学校、8000多名学生,这样的改造特别好,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了一个舒适温馨、功能健全的‘微空间’,学校、社区可以在这里举办儿童读书会、科普讲座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红花渠沿线居民代表、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街道南华社区党委书记高彩霞说。(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