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宁夏     |     数说宁夏     |      宁夏优品
“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宁夏冰雪经济热力升温
2025-02-06 10:18:31来源:宁夏日报编辑:王悦阳责编:魏寒冰

“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宁夏冰雪经济热力升温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内的滑雪场

“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宁夏冰雪经济热力升温

沙坡头沙漠星空冰雪乐园

  春节假期,宁夏人的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不少“冰雪照”,在滑雪场中,穿着帅气的滑雪服,感受御剑飞行般的自由与激情……别样的春节氛围扑面而来。

  冬意渐浓时,曾是宁夏文旅市场的传统淡季,不少传统景区也随之进入“冬眠”。如今,宁夏因地制宜深耕“冰雪+”,涌现出一批新产品、新体验、新场景、新玩法,这些多元化沉浸式文旅体验,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冰天雪地的快乐。

  “冷资源”孕育“热产业”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如今,从北到南,从小众到大众,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消费在全国范围内日益升温。有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元。近两年,宁夏的冰雪产业也渐成规模,相关活动也丰富起来,成为宁夏冬季旅游的新热点。尤其是2024—2025年冬季,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气候寒冷,降雪量适中,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宁夏冰雪旅游拥有独特优势。在自然条件上,宁夏北有贺兰山,南有六盘山,冬季气温低,每年冰雪期长达4个月,降雪量适宜。在文化方面,宁夏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冰雪旅游结合,可以让游客有别样的“冰雪+民俗”体验。

  同时,宁夏推出各项政策大力推动冰雪经济发展。早在2021年,自治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全区冰雪运动发展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宁夏抢抓机遇,不断推进冰雪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冰雪体育运动+特色文化+冰雪旅游+互联网”产业之间融合、创新、分享、共赢,促进冰雪产业升级。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投入670万元资金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联合云闪付、携程、美团等平台,面向区内外游客发放冬季文旅消费券,覆盖区内A级旅游景区、滑雪(冰)场、温泉度假区、酒店、民宿、民俗特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及度假游线路游等冬季旅游消费业态,最大化发挥政府补贴资金的撬动作用,助力释放冬季文旅消费潜能。

  宁夏正凭借自身优势,在政策助力下,让冰雪旅游这张名片在春节期间愈发闪亮。

  冰雪经济搅热“春节档”

  春节假期,很多游客在固原冰天雪地中体验别样年味。宁夏雅豪国际滑雪场迎来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在戏雪区,约30项戏雪项目,家庭组、亲友组、闺蜜组在雪地中开碰碰车、骑自行车、玩滚筒,享受冰雪运动的激情与快乐。

  “来之前我就了解过了,这里不仅有雪可玩,还有休闲娱乐,滑雪场还配备了客房、休闲区、酒吧、KTV等,十分适合我们这些外地来的游客。”2月2日,从厦门来宁夏旅游的陈志豪兴奋地说。“接下来,我打算到固原市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须弥山旅游区再转转,那里也有一些不错的冰雪项目。”

  泾源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广介绍,1月28日到2月2日,雅豪国际滑雪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余人,农历正月初四当天人流量高达5000人左右。

  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须弥山旅游区联合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推出“三山联合”优惠活动。须弥山旅游区在1.2万平方米冰面上设置滑冰、打陀螺、坐冰车、拉雪圈等项目,还新增冰雪雕塑、研学、雪地摩托、雪地碰碰球等产品。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推出雪地畅玩、红军村集市冰雪打卡点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辐射银川、吴忠、中卫、固原以及甘肃、陕西等地的热点景区。

  “冰雪游”也成为银川市拉动冬季旅游的热点。

  西夏风情园滑雪场是银川市冬季冰雪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滑雪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场地开阔,不仅有适合初学者的平缓雪道,还有具有一定难度的滑雪道,满足不同水平游客的需求。滑雪场还设有雪地摩托、雪圈、悠波球等多种戏雪项目,让游客在享受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冰雪世界的乐趣。

  “我们的滑雪场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春节期间每日客流量约千人。”西夏风情园滑雪场负责人王立松介绍。

  2月2日,走进贺兰山冰雪大世界,仿佛踏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欢乐王国。该景区投资1500余万元,造雪面积达13万平方米,包含雪圈滑道、雪地摩托等多个娱乐项目。景区还打造了东北同款雪乡,提供东北特色美食,满足游客的吃喝玩乐需求。

  “春节期间,在200米的超级冰滑梯和梦幻冰晶城堡的加持下,游客量更是迎来井喷。”贺兰山冰雪大世界运营负责人徐彬说。据悉,冰雪大世界将持续运营至2月16日,预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创造近1000万元的经济收益。

  与此同时,在冬日的贺兰山岩画旅游景区内,蛇年雪雕、百米冰雕瀑布,在巍峨山峰的衬托下,成热门打卡点,100多米的“时来运转”雪圈滑道,吸引众多游客体验速度与激情;稻渔空间里,独特的乡村风光在冰雪的装点下,与特色体验相互融合,成为别具一格的休闲地……

  借着“冬”风,今年以来,吴忠市推出12项冬季旅游及促消费活动,各大景区纷纷开启各具特色的冬游模式。1月31日,记者来到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大红灯笼高高挂,峡谷年味别样浓。春节期间气温骤降,景区内的冰雪乐园却格外火热。

  “孩子玩雪圈不肯走,非要再坐10次!”银川游客李晓兰呵着白气,用镜头定格女儿通红笑脸。这座占地3万平方米的冰雪乐园,春节假期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人次。20余项特色项目中,既有雪地卡丁车的竞速激情,也有冰上碰碰车的亲子欢乐,更有围炉煮茶区的袅袅暖意——铜壶在雪地里咕嘟作响,八宝茶的甜香混着冰雪,绘就塞上独有的冬日风情。

  2月1日,同心县黄谷川滑雪场上,初级道上的周子轩第4次摔进雪堆,却咯咯地笑着跃起再试。不远处的高级道上,滑雪板刻出的雪痕如跳动的五线谱;暮色浸染盐池哈巴湖,在20亩雪场上热闹玩雪归来的游客安静下来,看着繁星缀满绒布般的夜空。“白天滑雪,晚上观星,这种原生态的冰雪体验在南方很难找到。”安徽游客陈威感慨地说。

  冬季的沙漠是不是更加空寂?然而春节期间,走进中卫沙坡头景区冰雪乐园,这里的沙漠却一片欢腾。

  “企鹅先生看过来。”2月2日,在企鹅展演区,游客张哲4岁的外甥女趴在雪围墙边,盯着摇摇摆摆的“南极来客”目不转睛。身着“燕尾服”的企鹅歪头打量着游客,引发围观人群一阵拍照声。“孩子走到企鹅这里就挪不动步了。”张哲笑着掏出手机,家族群里正滚动播放冰雪体验视频。这种“家庭式传播”带来裂变效应,社交平台显示,“沙坡头冰雪乐园”话题持续带动景区搜索量上涨,抖音“沙漠星空冰雪乐园”话题播放量达到112.9万次。

  张哲说,今年在抖音上看到冰雪乐园的视频后,他就带着4位家人来体验。“在沙漠里能看到企鹅,这是大人小孩最惊喜的体验。我们都是头一次见,感觉很新鲜。”据悉,春节期间,冰雪乐园的人气火爆,尤其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单日进馆人数突破1000人次。

  “冷资源”变“热经济”成在因地制宜,“冰雪+文化”则赋予冰雪服务更多张力,宁夏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极大地延展和充实了单纯的冰雪空间。

  银川市结合时下旅游消费年轻化、沉浸式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固原让冰雪与非遗、红色文化碰撞。“游客在体验冰雪运动的同时,能欣赏刺绣、剪纸等非遗产品,品尝特色美食,感受风土人情。同时我们结合六盘山的红色文化,推出红色研学、红色教育培训等新产品新业态。”宁夏六盘山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左钢强说。

  中卫市让沙漠“开出”玫瑰花。在冰雪乐园西北角,上千朵玫瑰被定格在晶莹剔透的冰块中,折射出梦幻光芒,成为最热门的打卡点。来自上海的游客赵希璐感叹道:“太美了!像被施了魔法的花园。想不到在大西北,在这荒凉的沙漠中能看到这么漂亮的浪漫美景。”她与朋友从各个角度留下了这座玫瑰花园的美照。

  冰雪经济向“新”而兴

  为进一步推动冰雪经济发展,银川市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举办各类冰雪赛事,将“赛事流量”充分转化为经济增量。如今,银川的冰雪经济发展为融合文化、民俗、赛事等多元一体的产业格局。

  “冰雪乐园二期计划建设大型室内专业滑雪道,让大家穿上滑雪服,体验更地道的冰雪魅力,并探索四季运营。”沙坡头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周荃表示。

  “福建赴泾源县30人及以上的旅游团,可享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西安咸阳机场至泾源县的免费接机服务,解决游客们长途旅行后的交通烦恼,让他们能轻松开启泾源之旅。在定点宾馆饭店住宿时,还能享受贴心的打折优惠,为游客们节省旅游开支。”泾源县政协副主席于清海介绍。

  为了促进冰雪经济发展,宁夏各市县纷纷不断“上新”产品和服务,扩大冰雪运动消费群体,助力宁夏走出旅游发展“夏热冬冷”困境,实现旅游由半年闲向全年游转变。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资源开发处处长王光华介绍,当前,宁夏冰雪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亮点突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宁夏设立冰雪旅游专项资金,为泾源县雅豪滑雪场等5家滑雪场提供300万元补助,助力其设施改造升级。同时,吸引社会资本新建贺兰山冰雪大世界、沙坡头室内冰雪主题馆等优质冰雪场地,丰富冰雪场地供给。

  在产品与活动方面,宁夏整合26家大中型滑雪场及室内外玩雪场地,创新打造多元消费场景。首届欢乐冰雪嘉年华、沙湖冬游嘉年华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37项各级冰雪赛事接连举办,吸引超100万人次参与。还推出“冰雪+美食”等创新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然而,宁夏冰雪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冰雪场地设施仍有短板,配套服务不够完善,难以满足高端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宁夏冰雪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另外,冰雪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从运营管理到专业教练,各环节人才缺口较大,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宁夏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未来,宁夏将持续加大对冰雪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方位提升设施水平与配套服务质量。在宣传推广上,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借助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宁夏冰雪旅游,打造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品牌,吸引更多区外游客。人才培养方面,积极与高校、专业机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同时,深度挖掘冰雪文化内涵,结合宁夏特色民俗、美食,不断创新“冰雪+”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冰雪旅游附加值。(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倪会智 王文革 张雪梅 张璞 蔡莞郁 文/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