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筛查报告显示,你的抗压能力达到优秀等级,但需要注意加强集体生活适应性训练。”3月4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的役前教育训练基地,某战区空军医院心理科主任丁嵬正通过自主研发的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心理筛查系统,为准新兵解读个性化心理评估报告。
针对“兵之初”的心理适应难题,在2025年征兵役前教育期间,该区人武部首次将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心理评估技术应用在役前教育,通过“专家驻点+科技赋能”双轮驱动,为预定新兵打造军营角色转换的“缓冲带”。据悉,该心理筛查系统能针对各类场景、各种群体开展针对性评估,涵盖抗压能力、环境适应、团队协作等7项核心指标评估体系。心理筛查系统通过设置标准化量表、情景模拟测试、行为反应分析等模块,同时接入Deepseek智能分析结果,为每名青年生成个性化心理档案,实现心理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北塔区2025年上半年新兵役前训练辅导授课 供图 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随后,丁嵬以《从“家门”到“营门”的心理跨越》为主题,结合某区空军历年来新兵新训期间的典型适应性案例,讲解部队生活特点、压力应对技巧和角色转换策略,为预定新兵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课、政治课和人生价值观课。课程结束后,丁嵬团队开展了以“军营初体验”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训练,模拟部队集体生活、作训以及紧急任务等场景,运用压力感知、认知调节、情绪管理等系列方法为预定新兵提升心理韧性。在个体辅导环节,心理专家结合筛查报告,为大学生新兵李江航设计“渐进式部队环境适应方案”。
“通过将心理服务的关口前移,我们努力实现往部队输送‘合格兵’到‘优质兵’的跨越。”该区人武部政委汪涵介绍,本次心理筛查已建立动态心理档案32份,识别出思乡情绪、人际敏感等5类高频问题,对4名重点人员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干预。对筛查中发现的3名适应力偏弱青年,专家团队及时开展“一对一”辅导,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心理适应提升计划》。
目前,北塔区征兵办已与接兵部队建立了心理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役前筛查结果与新训阶段心理服务的无缝衔接。下一步,该区将深化“大数据+心理服务”模式,依托筛查系统建立周期性评估机制,持续跟踪新兵入营后的心理动态,为打造“入伍安心、服役暖心、部队放心”的优质兵员提供坚实保障。(文 王小波 陶西子 刘恩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