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西干渠渠首开闸放水。 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摄
4月8日10时06分,随着西干渠进水闸闸门开启,奔腾的黄河水将沿百余公里干渠,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横贯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区、贺兰县,直抵平罗县,润泽109.6万亩农田和7处湖泊湿地,托起34万亩酿酒葡萄黄金产业带。
春灌是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对春播作物按时播种和越冬作物及时返青至关重要。“今年灌区部分地下水灌溉改为黄河水灌溉,作物布局也有调整,因此自治区水利厅分配的水量比去年增加了1100万立方米。当前,我们优先保障湖泊湿地补水和葡萄、经果林、枸杞等作物的供水。”西干渠管理处灌溉管理科负责人介绍,每年用水高峰期,西干渠都会面临上游水位低灌不上、下游水太大要退水的问题。今年供水管理将更加精准精细,遵循“先交后用、交够再用、适度从紧”原则,妥善安排好支渠轮灌、大小水轮灌,合理安排干渠中低水位运行时的用水需求,保持用水量的稳定。
西干渠管理处摸清了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定额标准等基本底数,按照自治区下达的用水计划,将农业用水细化分解到乡镇、村组,分解到各干渠直开口等最适宜计量单元,引导群众优化和调整种植结构。规范调度程序和调度指令,动态调整供用水计划,严禁超加大水位或超开闸大流量运行。将调蓄水池、机井和滚钟口水库纳入统一调度,实现水量互补、丰蓄枯用、联调联供,推动农业供水精准配置、精准测量、精准灌溉,保障灌区均衡受益。(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