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合肥,花开满城。各大文旅景区百花齐放,花卉苗木贸易迎来春季高峰,万亩农田花海演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在这座城市里,不仅春天的鲜花好看,春天的数字也同样好看。
在一组组春天的数字背后,更是展现出这座城市一幅生动的繁花盛景。
合肥市肥西县派河两岸,油菜花海迎春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参观。(何玉 摄 安徽图片网供图)
各大景区百花齐放
文旅迎来赏花潮
伴随着气温回升,赏花踏青拉开了春游大幕。在合肥,各大景区百花争艳,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合肥市通过不断丰富赏花旅游产品供给,打造不同春季赏花旅游路线,让文旅市场活力加速释放,“春日经济”新动能澎湃涌现。
游客在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祥源花世界景区内观赏雪柳。(陈家乐 摄 安徽图片网供图)
骆岗公园开放常态化风筝放飞区、升级观光车环线,海棠谷、绣球园、牡丹园,缤纷花海持续上新;肥西祥源花世界千亩花海绚丽铺展,星球花园惊艳开园,百米木香花廊倾泻如瀑,紫藤花架编织紫色云霞,为游客打造出“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生态美学空间;瑶海青年创意田园别出心裁地举办“花田好市”活动,通过“文旅+体验”深化游客参与感。
还有巢湖银屏牡丹花开12朵,以其千年传奇,引得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一睹其独特风姿;合肥市植物园、四季花海公园等地百花争艳,成为市民游客备受青睐的赏花佳处。
在此之际,合肥文旅博览集团打造春日特别企划“让我们一起开花”主题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共赴春日花事。
值得一提的是,百花齐放迎来文旅春天。
合肥各大景区人气爆棚,赏花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仅是在今年的清明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1%,旅游花费同比增长8.5%,根据第三方统计调查,接待省外游客占比27.6%,过夜游客占比达25.1%。
在清明假期,合肥野生动物园接待游客达6.8万人次,合肥市植物园接待游客达5.1万人次。“让我们一起开花”主题活动接待人次突破10万,全网曝光量更是高达68.8万。从中也能真切地展现出合肥春日文旅的火爆!
花卉苗木贸易火热
春日销售迎旺季
除了赏花之外,购花也成为不少市民和游客的春日选择。在合肥多个鲜花销售市场,市民以“绿色消费”迎接春日盛景,购买热情被点燃,整个市场步入了热火朝天的销售旺季。
肥西作为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其苗木花卉产业在这个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肥西中国中部花木城作为重要的花木交易平台,热闹非凡。自1月26日,2025 年中国中部花木城春季苗交会正式启动,来自周边及长三角地区近 400 家苗农商户齐聚于此,开展销售活动。
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的商家在整理花卉。(徐勇 摄 安徽图片网供图)
在中国中部花木城会展中心广场上,各类规格的花卉苗木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价格亲民,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这些花卉苗木绿意盎然,整齐地摆放在铺位的显眼位置,吸引着来自周边各地的市民与采购商前来选购。
在花木城内,各类苗木花卉琳琅满目,从造型优美的盆景,到绿意盎然的绿植,再到娇艳欲滴的花卉,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整个市场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绘就了一幅人勤春早、生机勃勃的画卷。
肥西县乡村振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商户带来的产品种类繁多,从观赏乔木、苗木幼苗,到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林木种类应有尽有,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肥西的苗木花卉首次出口迪拜,金额高达3亿元,这一突破不仅拓宽了本地花木的销售渠道,更是彰显了肥西花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春日多元消费场景
花卉衍生出新品
除此之外,在春日经济的带动下,众多商家纷纷围绕“花”元素,衍生出丰富的消费新场景和新产品。
从3月中旬开始,合肥新站海棠花海迎来春日赏花热潮,樱花与海棠同步进入盛花期。景区特别推出夜游赏花的专场活动,现场还有汉服巡游、篝火晚会、露营烧烤等多项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踏春。
新站高新区海棠花海景区,成片早樱盛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踏青,享受美好春光。(张敏 摄 安徽图片网供图)
夜幕降临时,数百株樱花在灯光映照下呈现粉白渐变的梦幻效果,配合人工雾气与蜿蜒溪流,形成“夜樱映溪”的独特景观。景区内设置汉服巡游表演,吸引游客驻足拍照。游客还可以选择乘坐小火车从花海中穿行,感受春风拂面、暗香浮动的春日意趣。
景区创新开发海棠果衍生产品,将六月成熟的海棠果制成花果茶,并进行现场冲泡演示,赋予赏花活动更多文化内涵。
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在新站高新区海棠花海景区赏花拍照。(张敏 摄 安徽图片网供图)
据新站海棠花海负责人曹明磊介绍:“从花到果再到茶,这一产业链的延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纪念品,也为景区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目前已经卖出上万元。”
此外,还有众多合肥的商家,深挖“赏花+”模式,解锁出一系列的新玩法、新场景。查令84号咖啡馆推出玉兰花拿铁,以花香特调抢占年轻人市场;清溪小镇里的山有茶咖则以春日茶园为主题,打造了舒适的品茗空间;另外还有不少奶茶店、餐厅等推出了特有的“春日限定套餐”,丰富市民的消费新体验。
游客在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派园内游玩赏花。(陈家乐 摄 安徽图片网供图)
农田花海游人如织
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每年的春日赏花地图中,油菜花总是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农田花海的典型代表,油菜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蕴含着巨大的农业价值。
在肥西派河两岸,金黄的油菜花田与翠绿的小麦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连片的油菜花海东接巢湖,西枕江淮运河,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记者打卡肥西派园花海。(张正朋 摄)
近年来,肥西县依托江淮运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在发展“赏花经济”的同时,当地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油菜花种植与运河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打造出一条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种植面积约6140亩,其中油菜4650亩、小麦1490亩。这里的油菜产量预估将会达到每亩150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产值达到每亩420元。”
游客在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派园内游玩赏花。(陈家乐 摄 安徽图片网供图)
根据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数据,2024年合肥市油菜总种植面积为90万亩,其创造的经济价值更是相当可观。
“浅绛浓香几朵匀,日熔金铸万家新。”在一组组的春天的数字背后,不仅仅是一朵朵花的故事,更是展现出合肥文旅、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生动篇章。合肥的春日“花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合报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夏伟/文 张正朋/摄 通讯员 郝雯雯 黄明月 曹明磊 李茜娟 笪荷婷 陈雅莉 汪沁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