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又到一季枸杞红。走进中宁县道地枸杞产区,枸杞园里枝头挂满红宝石般的果实,采摘工人穿梭田间,将丰收装进篮筐,构成一幅生动的丰收图景。这片位于北纬37度黄金种植带的沃土,得黄河水滋养,享昼夜温差之利,孕育着道地枸杞珍品,更见证着宁夏枸杞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蝶变之路。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的现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产业,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枸杞产业划入优势产业和特色农牧业,建立省级领导包抓机制,颁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并出台系列产业政策,搭建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宁夏正以务实举措,让这颗“红色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夺目光彩。
规模与质量:精耕细作筑牢产业发展基石
“全区已形成‘一核两带’现代枸杞产业发展格局,涉及5个市、15个主产县(区)。”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突出道地产区优势,坚持果用、叶用、茎用并举,着力构建现代枸杞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截至去年底,全区现有“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两个区域公用品牌、20余个知名企业品牌,枸杞企业2700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规上企业21家,精深加工产品十大类120余种,产品远销58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全区枸杞产业从业人员27万人。
此外,宁夏枸杞在全国枸杞产业链中也占据主导地位。相关数据显示,全国25%的枸杞干果产自宁夏、90%的枸杞种苗由宁夏繁育、60%以上枸杞类标准由宁夏制定、90%以上枸杞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由宁夏牵头组织、90%以上枸杞新产品由宁夏研发生产、85%以上枸杞干果在宁夏集散交易。“我们每盒枸杞包装上都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对准二维码一扫,即可看到这盒枸杞的生产日期、批次号、加工企业、检验报告等关键信息,形成完整的追溯链条。”宁夏枸杞协会会长、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手持产品向记者演示。这小小的二维码,正是宁夏构建枸杞产业质量安全防线的缩影。
质量是枸杞产业的生命线。为此,自治区着力构建标准体系、绿色防控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产品溯源体系“四个质量安全体系”。在标准引领上,宁夏主导制定的枸杞标准已达136部,占全国枸杞标准总数的61%。同时,我区布设监测采样点1358个,组建201人的专业测报队伍,织就一张严密高效的病虫害防控网。
2024年4月,全国唯一一家“国字号”枸杞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我区正式揭牌运行。与此同时,“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宁夏实验室”落地运行,与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级及生产经营主体自检共同构成四级检验检测体系,为枸杞质量安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坚实保障。目前,全区已有30家“宁夏枸杞”授标企业的221款产品实现了生产信息全流程可追溯。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技创新擦亮红色名片
走进百瑞源锁鲜枸杞数字化车间二期,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车间搭载的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压力等锁鲜关键工艺参数,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5℃。
在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企业相关负责人张旭介绍:“清洗、烘干后的枸杞干果经过人工色选、分级、精拣,再通过除尘、除毛发、金属探测,最终进入紫外线杀菌环节,确保每一颗枸杞干果的纯净与安全。”
技术升级带来了显著效益:人工操作负荷降低,产品品质稳定性跃升,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核心活性物质保留率显著提升,枸杞色泽更鲜亮,口感更佳……科技赋能正贯穿宁夏枸杞全产业链。
强大的研发平台是基石。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成功培育推广“杞鑫1号”“宁农杞15号”“科杞6082”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枸杞原浆、锁鲜枸杞、枸杞红素片等产品不断涌现。
从“宁夏红”到“中国礼”:品牌文化赋能香飘世界
宁夏枸杞不仅是一种特色农产品,更是一张承载着健康理念与地域文化的“红色名片”。
近年来,自治区系统谋划“123456”发展思路,核心是唱响“中国枸杞之乡”战略品牌,着力打造“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两大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品牌矩阵。宁夏枸杞先后入选国礼、年礼走出国门。我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布局8家“宁夏枸杞”品牌运营中心,深耕国内市场腹地。“十四五”以来,宁夏枸杞企业先后亮相国内外知名展会40余场,区域公用品牌声浪持续放大,影响力与日俱增。
此外,我区将枸杞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1家4A级、5家3A级枸杞主题景区。中宁枸杞采摘研学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枸杞三产融合项目成为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范。
而今,枸杞已跃升为承载健康、文化与旅游体验的综合性产业符号。7月8日,由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中卫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中宁县启幕。本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以“杞福天下 共享健康”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办会模式,共探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并通过专业推介、展览展示、主旨演讲、新品发布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宁夏枸杞·贵在道地”“中宁枸杞·道地珍品”的知名度。
当黄河水映照着殷红饱满的枸杞果,这传承千年的东方红宝石,正承载着生态价值、健康价值与文化价值,以更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记者 马雨馨 李宏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