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3号陵区游览。 记者 祁国昌 摄
随着西夏陵申遗成功叠加暑期旅游旺季,西夏陵迎来旅游高峰。近日,记者走进西夏陵旅游景区,发现早上9时,西夏陵博物馆在馆人数已达293人。10时,记者再次观看数据大屏,发现博物馆在馆人数已达572人,短短1个小时,西夏陵博物馆内游客数量增长近1倍。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宣传科科长刘峰介绍,自7月11日“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西夏陵备受瞩目,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每日客流量大幅攀升,其中亲子和研学群体居多。
“趁着暑假,我和朋友们从包头赶到了银川,想要一睹西夏陵的真容。”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大学生兰俊辉表示,为了此次出行他做了很多攻略,将实地探访3号陵,参与一些数字体验项目。
“我们希望为游客带来兼具历史深度与科技趣味的文旅新体验,同时,我们也出台了相应应急预案,根据景区的最佳承载量和客流峰值对游客进行分流,让游客在探寻历史遗迹的过程中感到更加舒适、便捷。”刘峰表示,西夏陵旅游景区设置不同线路,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希望通过服务的不断升级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据介绍,西夏陵旅游景区自7月12日起至11月30日的每周一、周三,除法定节假日外,面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今年12月1日至2026年2月底,每日面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希望更多游客来畅游西夏陵。(记者 杨嘉琪 祁国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