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定西市渭源清源社区医院:医防融合铺就百姓健康路
2025-08-26 16:13: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清晨,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社区医院的门诊大厅已热闹起来。挂号窗口前,几位老人拿着医保卡排队,嘴里念叨着“今天能做电子胃肠镜检查,不用跑县医院了”;儿科诊室外,护士正给哭闹的孩子递上卡通贴纸,家长们笑着翻看手里的儿童体检手册;走廊尽头,中医科的医师正要出门,“今天去行政村义诊,带了针灸针和三伏贴”……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是这家医院践行“医防融合”的日常写照。

定西市渭源清源社区医院:医防融合铺就百姓健康路_fororder_1

医护人员开展查房讨论 摄影 李维亮

  作为2020年12月成立的基层医疗机构,渭源县清源镇社区医院不到四年时间实现了从“起步”到“标杆”的跨越:2022年通过了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023年拿下推荐标准,2024年顺利通过社区医院评审。如今,8200多平方米的院区里,内、外、妇、儿等10余个科室齐全,CT、电子胃肠镜等先进设备齐备,90名医护人员撑起了辖区6万余人的“健康保护伞”,更以“医疗+预防”的深度融合,走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特色发展之路。

  破界联动:让治疗与预防拧成一股绳

  “以前看病是‘各管一段’,现在是‘无缝衔接’。”医院负责人指着墙上的服务流程图解释,自2021年运行以来,医院就打破“重治疗轻预防”的惯性,推行“基本医疗推动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反哺基本医疗”的联动模式。

定西市渭源清源社区医院:医防融合铺就百姓健康路_fororder_2

老人读感谢信 摄影 李维亮

  这一模式在慢病管理中成效显著。内科门诊对35岁以上患者必测血压血糖,数据异常者当天就会被“推”给公共卫生科,专干们上门复查、建台账,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直接纳入管理。“村医每月会把控制不好的患者列成清单,制定治疗方案,好转后再交回医院跟踪,像拧麻花一样越拧越紧。”公卫专干翻开记录本,2024年管理的7541名高血压患者、1982名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超85%。

定西市渭源清源社区医院:医防融合铺就百姓健康路_fororder_3

12种慢性病筛查 摄影 王小红

  老年健康管理打出“组合拳”:村医通知65岁以上老人空腹到中心体检,项目涵盖问诊、体格检查、口腔及眼部检查、中医体质辨识、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检测、彩超、心电图等。体检后有大夫解读结果、做个性化指导,还提供爱心早餐及宣传品,获得好评。异常结果由专干衔接医师评估指导,村医7日内将报告送老人或家属并详解。这让“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5696名体检老人中主动预约占81.72%,较2021年的40.33%翻倍。

  全周期守护:从摇篮到暮年的健康护航

  “多亏这视力筛查,娃的弱视没耽误!”在眼科门诊,家长拿着检查单感激地说。这得益于医院为0-6岁儿童打造的“体检—转诊—干预”链条——儿童体检发现视力异常,当即对接甘肃爱尔眼科医联体,校园视力筛查覆盖7所学校。

  孕产妇和新生儿也被纳入“全周期呵护”。妇科为孕妇建孕期档案,产检异常者直接转入门诊干预;产后42天,盆底康复治疗仪成了“抢手货”,医师会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以前生完孩子没人管,现在医院还教我做康复操,这服务比城里还贴心。”刚做完治疗的产妇王女士说。

定西市渭源清源社区医院:医防融合铺就百姓健康路_fororder_4

邀请兰大二院的专家指导做胃镜 摄影 李维亮

  义诊团队更是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内科、中医科医护每月深入25个行政村,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测血压、开药方,中医推拿师现场施展针灸拔罐技艺。四年来,40余场“医心为民”义诊服务2000余人次,免费发药价值2万余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

  实力进阶:从“能看病”到“看好病”的跨越

  口腔科的展示柜里,2500颗窝沟封闭后的牙齿格外醒目——这是为清源一小学生完成的“护牙工程”,复查脱落率仅1%。“从没人问津到预约排到下周,靠的是硬技术。”口腔科医师笑着说,如今补牙、拔牙、做义齿全能搞定,2024年接诊5427人次,成了医院的“金字招牌”。

定西市渭源清源社区医院:医防融合铺就百姓健康路_fororder_5

中医科为广大师生做科普讲座 摄影 李维亮

  这样的专业底气来自持续“充电”。医院每年选派骨干外出进修,2023年就有2人学成胃肠镜技术;中医科引入极超短波治疗机,开设夜间门诊方便上班族,年服务3500多人次;护理部每月开展“急救技能比武”,护士们不仅会打针输液,还能熟练操作康复仪器。

  硬件升级同样给力。电子胃肠镜、C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CT/口腔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这些曾经只在大医院见到的设备,如今成了“标配”。编制床位从40张扩展到实际开放90张,住院患者从2021年的零星几人增至2024年的2748人次,背后是群众信任度的节节攀升。

  暖心细节:让医疗服务带着温度

  “这‘爱心早餐’比家里的还热乎!”住院的李大爷接过护士递来的粥碗。2024年推行的“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从多一点微笑到多一点安慰,把关怀融入每个细节。82岁的咳喘患者曾因身上插满管子烦躁,护士蹲在床边解释用途,定时翻身喂水,老人感动得写下感谢信,坚持站着读完:“你们比亲人还周到!”

  这样的温暖无处不在:接种门诊周末不休息,方便家长带孩子来;家庭医生签约时,不仅带药箱,还带健康手册;党员职工看完《榜样》影片后,主动结对帮扶困难患者……正如医师卢斌所说:“技术再好,不如让患者心里暖。”

  向新而行:绘就医防融合新蓝图

  站在新起点,医院的蓝图愈发清晰:用大数据为居民建“健康画像”,高血压老人将收到专属饮食运动方案;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危急重症患者能“秒对接”;联合社区推健康积分制,鼓励居民参与慢性病预防……

定西市渭源清源社区医院:医防融合铺就百姓健康路_fororder_6

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社区医院 摄影 刘 枫

  夕阳西下,门诊大厅的电子屏仍在滚动最新数据:老年人健康管理率92%,慢病规范管理率88%,患者满意度96%。渭源县清源镇社区医院的蜕变,不仅是一家基层医院的成长史,更是医防融合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在这里,“治已病”与“防未病”正奏响和谐乐章,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幸福,也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文 刘枫  杨富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