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宁夏     |     数说宁夏     |      宁夏优品
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还想来——透过假日视窗看宁夏文旅市场气质之变
2025-10-09 09:37:52来源:宁夏日报编辑:王悦阳责编:魏寒冰

  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长假,如同一面多棱镜,不仅映照出高涨的出游热情,更折射出宁夏文旅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嬗变。

  这个长假,宁夏文旅市场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经综合测算,国庆中秋假期,全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83.1万人次,旅游花费49.7亿元,较去年国庆假期分别增长38.5%和30.4%。实际上,比数字更引人注目的是文旅市场内涵的深刻变化。

  一场从追求“人头攒动”的流量红利,向深耕“沉浸式体验”的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清晰可见。

  业态焕新:“过路”变“过夜”

  当旅游消费迎来新一轮升级,一场从景观呈现到情绪供给的变革,正在“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山水之间悄然发生。

  如何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还想来?宁夏各级文旅部门、文旅企业不遗余力重塑文旅的气质与格调,努力勾勒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新图景。

  这个假期,银川文旅集团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火了!以“金秋阅兵场,荣耀银川舰”为主题,军博园打造一系列沉浸式互动项目,成为亲子家庭与潮流青年的热门打卡地。

  10月8日,记者走进军博园,以“银川舰”IP为核心打造的舰炮发射模拟、潜艇探秘、VR太空舱等项目前排起长队,青少年戴上设备即可“亲历”战舰巡航,在互动中深化国防教育认知。战马巡游、军事技能展演等主题活动,巧妙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至平均6小时。

  军博园负责人廖军介绍,这个假期科技体验成为景区最大的亮点。120平方米的“深海巨兽”VR剧场人气爆棚,游客在21分钟的“海洋重生”剧情中,穿越三叠纪、白垩纪等古海洋场景,与复原的巨齿鲨、中国始隆龟等古生物“面对面”,使其成为亲子家庭“必到点”。

  西夏陵今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迎来首个国庆中秋假期,游客蜂拥而至。西夏陵博物馆内,游客轻触电子屏幕,全方位观赏鎏金铜牛、琉璃鸱吻等精美文物;戴上VR设备,跟随“妙音鸟”来一场西夏陵地宫探险……

  西夏陵景区构建起“文物+科技”的立体化体验体系,深挖西夏历史的文化内核与时代价值,陆续推出沉浸式剧本游戏《消失的国宝》升级版,让游客化身历史解密者。4D电影《时空秘境之旅——重回西夏》以多维感官冲击重现西夏盛景。VR体验“神秘的西夏陵”与XR项目《西夏寻踪》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打造虚实交融的探索场景。

  长假期间,西夏陵已成为宁夏最热门的出行目的地之一,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斌告诉记者,景区开发了800多种文创产品,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全方位“唤醒”文化遗产,特别是今年新增VR和XR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跨界融合:“文旅+百业”激发消费潜力

  这个假期,文旅产业的边界正在加速消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执着于5A级旅游景区,反而更愿意为片刻心境买单。

  艺术不只于观看,更可沉浸式感知。宁夏美术馆一楼公共文化体验空间内,“植愈之境”体验活动为参与者带来融合艺术、自然与身心疗愈的多维感官盛宴。此次活动是宁夏美术馆在公共教育项目上的一次创新突破,打破了传统“观看—解读”的单一模式,巧妙地将声音、嗅觉、体感等多种感知维度融入其中,让艺术不再局限于视觉范畴,而成为一种可感、可闻、可融入的身心体验。

  参与活动的银川市民马乐感慨:“这完全拓展了我对美育的想象。这个假期,美术馆不再只是一个欣赏作品的殿堂,更成为我们舒缓身心、放松心灵的‘城市会客厅’。”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推出“勇闯南瓜侏罗纪”南瓜王国活动,在近1万平方米的户外展区内,特邀全国多位大地艺术家,运用自贡彩灯非遗技艺,结合南瓜、玉米、稻草等农作物材料,构建涵盖森林探险、人文风情与科普教育系列的多元艺术景观。

  四大南瓜主题馆——涂鸦馆、雕刻馆、科普馆、珍奇馆,与稻草艺术陈设、农趣市集相结合,共同构建集观赏、体验、消费、学习于一体的一站式文化空间。稻草主题创意摊位、农特产展销、南瓜轻食专区及限量文创产品有效刺激二次消费。

  银川文旅集团鸣翠湖景区负责人李佳说:“活动深化‘农文旅融合+绿色环保’理念,聚焦‘稻草+南瓜+玉米’三大元素,通过主题市集、场景化二消点位与文创衍生开发,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特别推出以鸣翠湖湿地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文创产品,实现从场景营造到业态创新的多元化升级。”

  “八宝茶,八宝粥,八宝饭;红豆包,红豆饼,红豆酥;梅花酥,板栗酥,榴莲酥……”吴忠市早茶美食文化节期间,食名轩早茶店老板吴涛用自编自演的贯口《新编报菜名》,报出自家店里46种早茶品类,为吴忠早茶品牌吸睛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祝您的早茶店一“口”而红,生意兴隆!

  依托早茶美食文化节,吴忠市不断深化“文旅+百业”,激发消费潜力,为全国游客打造了一场集“吃、游、购、娱”于一体的假期狂欢。

  10月5日,“吴忠号”熊猫专列载着远方游客抵达吴忠。专列的到来,为早茶美食文化节增添了别样光彩。

  “吴忠号”熊猫专列不仅是高端旅游载体,更成为串联山海情谊的“连心桥”。该专列配备多种客房与完善设施,设有餐厅车、娱乐车等多功能车厢,提供24小时贴心服务,让游客在舒适中体验吴忠之旅。专列同样秉持“旅居一体”的理念,突破传统铁路旅行的功能边界,将车厢打造成沉浸式文旅空间。

  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副局长马向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吴忠市先后在长沙、重庆等多地开展近200场次宣传推介,发放76万张文旅消费券。随后,还将有21趟“吴忠号”熊猫专列陆续抵达,预计搭载近2万人次游客,实现“游美景、吃美食、购好物”的文旅消费闭环。

  文旅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成为这个假期的一大亮点。

  赛道与赛制双革新,工业遗址变身竞技场。“2025第六届贺兰山汽车摩托车越野赛暨大武口区工业文化旅游嘉年华”在场地与赛制上实现了双重突破。

  通过“赛事+文旅+商业”的多元融合模式,2025第六届贺兰山汽车摩托车越野赛暨大武口区工业文化旅游嘉年华吸引近30万人次参与,直接带动周边消费约1500万元。

  夜游图景:从静寂无声到灯火璀璨

  千年黄河金岸、茫茫大漠星空,宁夏的夜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

  暮色四合,银川怀远观光夜市灯火如昼,辣糊糊的香气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贺兰山下,漫葡演艺小镇的“百戏之夜”正进行长达540分钟的沉浸式演出。沙湖之畔,水火交融的“打铁花”照亮夜空,引来阵阵惊叹。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宁夏的夜晚格外亮眼。从夜食、夜娱到夜游、夜购,多元夜间消费场景全面开花,展现出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夜宁夏 潮生活”作为宁夏持续打造的夜间经济活动IP,坚持以“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核心,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夜间消费盛宴。

  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宁夏文旅消费注入了强劲动力。据统计,宁夏13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在这个假期客流量超540万人次。夜游经济不仅带来了直接消费,还成功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在沙坡头旅游景区,选择住宿观星的游客每晚超过1000人,带动了景区周边的餐饮、户外装备租赁、特色文创等关联消费业态同步增长。

  银川怀远观光夜市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10月1日至5日接待游客超53万人次,实现收入5149万元。银川市兴庆区的无人机光影秀与“时空之门”灯光特效,隆德县的“灯海星河”彩灯奇妙夜,沙湖旅游景区的“不夜沙湖·国潮盛焰”夜游章节,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夜游图景。

  “公园文旅”成为银川环阅海综合体消费升级的重要推手。览山公园以“落日之约”融合大合唱、无人机秀、民谣音乐节及文旅商农特色展览,累计吸引游客超160万人次,单日峰值达8万人次。金凤区推出的“阅海夜色民谣季”,50余场演出吸引超10万人次观看。

  银川市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负责人马海波说:“放眼全国来看,夜间消费需求呈跃进式增长,但夜游项目开发却远远不足,宁夏也不例外。夜游与白天旅游市场是互补关系,夜游增加了过夜率,将成为文旅产业拓展赛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个长假,宁夏夜游项目的魅力,不仅限于城市中心,城乡联动的夜游格局正在形成。

  在中宁县黄羊古落旅游区,篝火晚会、露天电影、观星等系列活动,让游客们享受浪漫与惬意。在沙坡头旅游景区,星星酒店、钻石酒店、“青春漠漠搭”沙漠帐篷营地住宿率超过90%。

  文化内涵的提升为宁夏夜游项目注入了灵魂。长假期间,宁夏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将黄河、贺兰山、六盘山、沙漠、星空、长城遗址等人文自然,融入到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

  如今,宁夏的夜晚已经从过去的静寂无声,变为如今的灯火璀璨。随着“夜宁夏 潮生活”品牌IP的持续打造,宁夏的夜晚正变得越来越精彩。“未来,宁夏还需进一步拓展丰富业态、强化品质品牌、融合人文自然,让夜游项目成为塞上大地更加亮丽的风景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王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