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全球首个茶业大模型在皖发布
2025-10-14 10:46:46来源:安徽日报编辑:闫宁钰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全球首个茶业大模型在皖发布 能理解、会推理、可生成,知识量堪比一个“茶类图书馆”

  茶树生病别发愁,手机拍照上传大模型就能“问诊”。10月13日,全球首个茶业大模型——陆羽茶业大模型,在安徽农业大学正式亮相。

  该大模型由安农大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领衔主导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能理解、会推理、可生成”的智能特征,可根据科研问题自动检索并综合多源知识,实现从数据查询到知识发现的高效转化,为茶树分子育种与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的人机协同研究范式。

  据宛晓春介绍,这个“茶叶AI大脑”是茶产业的“全能智能助手”。它内含4万多篇茶文献、5万多个基因数据,文本数据超1000万字,参数规模达千亿级,涵盖茶百科、茶产业、茶文旅、茶文化、茶科技等核心知识单元,知识量堪比一个“茶类图书馆”。

  陆羽茶业大模型以基因转录因子、代谢通路、功能注释等多源结构化数据为基础,首次构建了覆盖茶树遗传、3D分子、茶叶生物学等30多万条知识图谱,并能够根据茶领域4万多篇文献给出总结报告和超链接引用,方便读者查阅相关文献。通过HTTP接口实现与大模型的动态调用与联动,能够基于知识图谱进行精确问答与推理,支持对茶树基因功能、代谢调控及性状机制的智能查询与知识推荐,实现从数据到知识再到智能决策的闭环。

  该大模型不仅能回答各种跟茶叶相关的问题,还可以识图“瞧病”——通过叶片照片辨认出病虫害,并给出防治建议。目前它的问答准确率超过85%,病虫害识别率超过90%。值得一提的是,该大模型还能给出茶文旅的推荐路线,打造集自然观光、制茶体验与文化研学于一体的沉浸式茶文旅新模式。

  “现在发布的1.0版,已经能看图识病、闻香知味、凭工艺判品质,连古籍都能转成白话解读。”宛晓春说,“我们正在打造‘大模型+茶学’的创新生态,2.0版已经在路上,努力实现茶树种植、病虫害防治、加工、品质鉴定、茶文化、茶旅游等样样精通,助力茶业强国建设。”(记者 陈婉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