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品质指数提升最快 拥堵和雾霾仍是“痛点”
原标题:北京生活品质指数提升最快 本市首发和谐宜居之都监测评价结果 高峰拥堵和雾霾仍是“痛点”
“十二五”以来,北京的和谐宜居总指数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118.9,比2010年提高18.9个点,年均提升3.8个点。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本市“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监测评价结果。
宜居指数 2015年增幅居历年之首
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去年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是最“给力”的一年,总指数比上年提升6.6个点,增幅居历年首位。从建设进度看,去年总指数为118.9,与2020年目标值总指数133相比还差14.1个点,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那么,北京的宜居程度究竟在国际大都市中处于什么位置?市统计局监测与评价处处长赵桂林表示,根据英国和美国比较公认和知名的两份全球城市宜居性和生活质量调查评价,北京的宜居程度在全球处于国际中等水平。
生活品质 指数提升最快贡献最大
北京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总队长魏小真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北京“生活品质”指数提升5.3个点,对总指数贡献率最大,达28%。市民可以感受到的是,轨道交通越来越便利,电影院、文化馆和博物馆越来越多,养老床位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
水质达标率显著上升,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空气质量在努力改善……随着环境状况逐步优化改善,“环境宜人”指数提升3.4个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航空港旅客吞吐量较快增长,“开放创新”指数提升3.8个点。此外,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程度近年均有所提高,“城市安全”指数提升3.4个点。去年居民收入与GDP保持同步提高,京津冀城镇化率稳步增长,“社会和谐”指数提升3个点。
仍需改善 拥堵、雾霾仍较严重
魏小真表示,从评价结果看,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建设在部分领域仍需重点改善。首先,交通拥堵需继续缓解。近两年来,北京在公共交通、路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中心城路网早晚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峰值仍然较高,拥堵比较严重;与东京、伦敦等国际大城市相比,北京中心城的轨道线网密度明显偏低。
其次,空气质量需继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近两年虽不断下降,但目前仍超国家标准。
第三,水资源匮乏短板依然明显,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占国际缺水警戒线水平不到15%。
第四,开放包容程度需继续提升。入境旅游人数近年来连续下降,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虽有较快增长,但与伦敦、东京等国际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呼声最高 改善空气质量受关注
作为评价体系的补充,统计部门同时面向居民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超7成(70.2%)被访居民表示对北京和谐宜居建设有信心。
和谐宜居建设最需改善哪些地方?调查显示:在城市安全方面,76.8%的居民认为食品安全最需改善,其次为交通安全、饮用水安全、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在公共服务方面,居民对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等关注度都比较高,74.4%的居民期待改善医疗条件以提高生活品质。在生活便利方面,近七成居民认为停车难最需改善,其次是改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生活环境方面,改善空气质量呼声最高。调查中,84.2%的居民普遍关注并希望改善空气质量,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违法建设、绿化美化。
社会和谐方面,治理腐败成为居民共同心愿。调查显示,53.8%的居民希望治理腐败现象,其次为提升基层组织管理水平、倡导公平正义。
北京晨报记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