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内>>正文

杭州:政府甘做“店小二”

2016-04-09 09:53:23|来源:经济日报|编辑:渠鸿儒

  在杭州采访,经常能听到“店小二”这个词,这是杭州各级政府服务企业的形象比喻。在向GDP万亿俱乐部迈进过程中,杭州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一道别样风景。由“店小二”还引申出一对一、点对点、零距离、端对端等服务俗语,这成为政府精准对接服务,助力提升发展的生动写照。

  简政放权 深化改革

  一张写字台,一台电脑,就能注册成立公司。

  2015年底,杭州云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就这样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创业小二”众创空间注册成立了。这是一家一人有限公司,公司经营场所就是一张写字台,场地费加上配套服务费,租金每月只要100元。

  云铂所享受到的政策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工位号注册”,一个工位一张桌子,就相当于一个经营地址,去年9月在高新区(滨江)先试行,今年已在浙江全省推行。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杭州有体制机制灵活的先发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杭州更加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制度供给,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晓晖介绍,2015年以来,杭州市以简政放权为中心,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产生实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建立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规范中介组织,强化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杭州已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市本级仅保留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跨行政区域/流域项目及西湖风景区项目的审批管理权限,基本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市、区两级扁平化管理。通过商事制度改革,2015年全市新设立企业62998户,同比增长17.6%,新增注册资本额达4529.45 亿元,同比增长56.9%,市场主体的活力得到激发。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分级分类分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的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的转型。

  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意见,梳理汇总第二批社会资本参与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招商项目91个、总投资超1500亿元。专门成立杭州市PPP中心,组建城市发展基金和产业基金,其中城市发展基金首批规模410亿元,产业基金200亿元。今年2月26日,杭州还专门出台了《关于降成本减负担去产能 全面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32条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旨在惠及全市实体经济发展。

  精准对接 服务企业

  去年以来,杭州市围绕“树立精准理念、持续精准发力、强化精准服务”的总体要求,发扬“店小二”精神,开展精准对接服务企业专项行动,通过政企互动、政企合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发展。

  2015年10月28日至11月20日,市四套班子29位领导分组对全市283家重点企业进行了走访对接,其中,实地走访企业119家,召开座谈会93场;

  杭州市经信系统105位服务专员通过向企业发放服务专员名片、寄送公开信、定期电话联系、开展实地走访等方式,已与283家企业建立了“一对一”“面对面”的紧密联系,2015年实地走访企业205家。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杭州市通过市场监管局的监管系统对6000多家小微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中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市经信委等部门通过“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诊断”形式,组织“中小企业服务日”“银证企对接会”“信息化讲座”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专项行动组织还开展了工业领域智慧应用重点项目征集推广工作,25个项目被确定为重点推广项目。以转贷引导基金和金融风险池为抓手,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2015年前11月,转贷引导基金帮助全市1575家企业转贷1999笔,转贷金额132.8亿元,为企业节省成本1.61亿元。同时,抓小微企业培育。以“小升规”为抓手,建立小微企业培育监测平台,优选800家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培养。

  减负,是对企业最直接的帮扶。2015年,杭州市制定实施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同时加大对区、县(市)和有关部门减负工作的督查力度,配合省减负办对涉及企业排污权交易收费、银行涉企收费开展专项调研督查;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开展专项清理。全市对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强制垄断性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项清理规范,先后取消、降低、停征和免征涉及17个部门的70项收费,累计减轻企业负担约10.5亿元。开展银行不规范服务收费清理,取消收费项目229个,整合精简603个,降低收费标准127个,累计减少收费项目836个。

  据介绍,2015年,杭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达到91.3%,这一比例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降费减负为广大企业创造了宽松环境。

  搭建平台 助能产业

  除了简政放权,精准服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已成为杭州创新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杭州市抓住当前众创空间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众创空间发展的顶层设计,引导众创空间围绕“创业投资+系列服务”进行差异化、专业化探索,做到清晰定位、错位发展、强化服务、突出创新,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和运营模式,逐步形成“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的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其中,以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栖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引领创业创新,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和新经济的发动机,吸引了国内外关注。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创建省市两级特色小镇41个,纳入统计的众创空间有81家,其中经火炬中心备案纳入国家孵化器管理体系的众创空间14家,市级认定的众创空间45家;累计入驻团队(项目)1480个,已注册企业1048家,注册资本累计25.3亿元,吸纳社会就业人数11434人,其中海归783人;入驻企业获得知识产权总数492件,其中发明专利108件;累计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市级83家,累计孵化企业9006家,在孵企业注册资金总额8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创建和探索,是杭州市搭建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杭州从2012年起开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实践,2015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以来,杭州在制度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跨境电商综试区正在形成以“单一窗口”为核心的制度供给体系和以阿里巴巴一达通、融易通等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服务供给体系,两者叠加融合,并链接电商企业、平台企业、金融支付、物流仓储、第三方综合服务等业态,构成了综试区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政企联动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和制造业“触网”,使贸易活动融入以跨境一体为特征的电子商务数据服务合作新生态,实现了制度体系的再造、商业模式的创新、贸易体系的重塑、产业水平的提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大大扩展市场信息来源渠道;通过使外贸链更加扁平化,大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在线化、直接化的经营模式,自主掌握营销渠道,有利于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摆脱“价值链低端”困境。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