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产能明确目标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全文):近来,中国官方多次表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多措并举,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那么,去产能,能否给中国经济带来生机与活力?传统行业如何能在镇痛中迎来新生?
去年初,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座450立方米炼钢高炉烧结机烟囱在一声巨响中,被爆破拆除。看着这座高炉的倒塌,上世纪末就进入厂子的赵顺增感慨良多,“在这儿工作这么长时间,肯定很留恋这个厂区,毕竟也是咱们亲手建的(钢厂),亲手管理的(钢厂)。”
河北省唐山作为中国钢铁的典型城市,其钢产量超过了欧洲。在全国高喊产能过剩时,唐山的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已经陆续展开。然而,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中国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从一个小小圆珠笔芯,就能折射中国钢铁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困境。
据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介绍,多年以来钢铁行业产能的利用率徘徊在80%以下,2015年的亏损面已经达到50%,“消费的绝对量下降,面对供大于求,和无序竞争,钢材的价格已经到了历史的新低,比1994年我们钢价指数还低40个百分点,这对行业是一种灾难,最终表现就是一种亏损,(2015年)1-10月份钢铁协会会员主业亏损高达720亿,亏损面接近50%。”
亏损不仅是在钢铁行业,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介绍,煤炭行业的亏损面更是超过了80%,“社会需求不旺,库存大幅度上升,全社会的库存已经到达了3亿吨以上,是历史的最高水平,同时现在的煤价大幅度下滑,用户拖欠煤炭企业货款大量增加,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到目前为止全行业的亏损面,已经超过了80%。”
中国政府日前明确提出,今年将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同时将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目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痛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称:“当前工业领域这种庞大的产能得不到消化,大量的资源被无效的占用,还有大量的僵尸企业迟迟不能退出,是有关系的,这几大问题就是过剩的产能、高库存、高杠杆包括高成本几大问题交织纠缠在一起,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顽疾,如果一日不去除的话,中央所提出来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这个目标就一日难以实现。”
然而,化解过剩产能不可能一蹴而就。产能过剩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众多。企业转型,人员安置,也让不少企业左右为难,河北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兰芝介绍说:“这个转型,像钢铁企业向地下打桩就要几十米的钢筋水泥注下去,炼钢的高炉才不会倒塌,如果让这块地改变的话,能变成什么,这块地还能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认真思考企业怎么转型?怎么样让企业的孩子们,从企业的转型过度期到结束期,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条件,这是一个企业老板的责任。”
另外,有些行业属于结构性过剩,即“低端过剩、高端不足”,这类过剩行业中也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好企业,如果一刀切式地用“限贷”“断粮”的办法推动化解产能过剩,反而会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对此,王军建议:“保证各项淘汰过剩产能的政策比较平稳,对社会的冲击尽可能降到最低,那么还要强调社会政策托底的作用,也就是说要解决好社保的问题、解决好民生的问题、再就业培训等一些列问题,要为去产能可能引发的社会经济风险提供厚实的安全垫,密集的防护网。”
中国领导人日前表示,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同时去产能去库存,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对此,王军分析:“引导资源投向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推动我们的增长方式像集约化转型,依靠做大增量来消化存量,另外,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借助目前中央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的战略,从扩大对外投资,来扩展相关的国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