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11日上午举行记者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等就“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针对日前中国欧盟商会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措施限制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苗圩回应称,相关措施对待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
近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的报告,认为中国关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相关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1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我们已经关注到中国欧盟商会最近发布的报告,总的感觉,报告当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对做好今后的工作还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报告当中也有一些观点、有一些说法存在对“中国制造2025”的误读。”
苗圩认为,第一个误读就是如何看待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为了发展本国制造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都制定了类似‘中国制造2025’这类文件。近两年欧盟有工业复兴战略、美国有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有“工业4.0。
他介绍说,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目的是在加快推进中国的工业转型升级,来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种装备、各种工业产品方面的需求。应该看到,目前发达国家在一些技术和产品对中国还实行严格限制出口,‘逆全球化’的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也有所抬头。中国政府历来是反对这种做法的。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先进技术和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有些设备和有些产品,西方对我们还是禁运的,我们市场上又有急需的,如果我们不做,何以说满足经济的发展,何以说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何以谈到保护我们国家的国防安全。
此外,针对“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措施限制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质疑,苗圩表示,相关措施对待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比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们准入条件要求企业必须掌握新能源汽车全套的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这个要求不是只针对着外资企业,更不是强制要求外资企业把技术转让到中国来。我们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就是防止有些企业利用政府补贴钻政策的空子,买来总成件拼装一批汽车、赚一把钱就走人。在这种情况下,既是对用户利益的损害,更是对拥有知识产权企业的伤害。所以,我们制定这个政策并不是说要限制外资企业,我们对内外资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
苗圩补充道,中国也并没有要求外资企业一定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一定要技术强制转让到中国来。政府对国有企业还没有这种强制力,更何谈对外资企业要强制转让技术呢?而且,这种转让若是是谈不好,我也强制不了,没有任何强制手段。所以,这个问题在此澄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