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云南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云南自贸区
昆明打造宜人宜居生态城 铸就“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亮丽名片
2022-09-13 09:27:07来源:昆明日报编辑:张科责编:李金秋

  原标题:昆明打造宜人宜居生态城

  “从近40℃的地方来到昆明,最大的感受是太凉爽了。空气好、阳光好、环境好,昆明真是座宜居的城市。”“西山秀美、滇池壮阔,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让我有来昆明定居的想法。”……今年暑假,昆明因为宜人的气候、宜居的环境频频上热搜,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

  山清水秀、蓝天白云、宜人宜居,是人们心中昆明的关键词。天蓝——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8.63%,今年截至9月5日优良率100%;水清——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Ⅳ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地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62%……这一组组数据是对昆明生态环境最好的注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最亮丽的名片。

  碧水清波滇池美

  让“五百里滇池”美丽画卷早日重现

  秋日的滇池边,水鸟翩翩飞舞,在天空画出美丽弧线;湿地风光醉人,水中映着斑斓色彩。滇池畔、河道边、湿地中,处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提出殷切希望,“要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保护好滇池,是昆明乃至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首要任务。

  昆明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从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城市格局拓展、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深入思考,推动一系列滇池保护治理举措落地落实,要求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推动滇池沿岸绿色发展,把滇池沿岸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引领,让大观楼长联描述的“五百里滇池”美丽画卷早日重现。

  在人口布局、城乡布局、产业布局等方面,昆明统筹考虑滇池保护这一核心因素,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各个方面,让“人、城、湖、产”关系更加和谐。统筹推进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态等重点工作,推动水质持续向好、水环境和水生态整体改善。去年5月以来,昆明严抓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滇池沿岸整体面貌得到很大改观。

  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如今,滇池湖滨已形成6.29万亩以湿地为主、相对闭合的滇池环湖生态带,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2018年以来,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昆明市深入思考、系统谋划,推行滇池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作计划。采取除社会事务外整体共建的方式,把滇池湖泊生态黄线以内的全部区域、生态黄线以外的部分区域,包括西山风景区和大观公园等,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交由滇池度假区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有利于整合滇池周边景区景点、湿地公园、历史人文等资源,用环滇池绿道把一颗颗“珍珠”串成一串项链,打造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让“高原明珠”滇池焕发光彩。

  “小时候,滇池水可以游泳,一片碧波荡漾的景象。如今的滇池,正逐步恢复曾经的样子。相信不久后的滇池,会以更美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西山区巾帼打捞队队长李云丽说。

  守护绿水青山

  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体现在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而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最终落脚点。

  带着市民的期盼,昆明市大力推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一个个湿地公园建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个个绿色低碳社区创成,发动市民树立绿色家园主人翁的意识;一片片绿树茁壮成长,装点着城市,庇护着行人……切实可享的生态红利,让市民更加自觉地拥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

  昆明人最引以为傲的生态福利,应该是“昆明蓝”。在社交媒体上,昆明频上热搜,无论是鲜花绿树还是绿水青山,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色——蓝天白云。“昆明蓝”早已成为生态昆明的代名词。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空气质量排行榜上,昆明经常榜上有名,今年1月至7月,昆明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4。截至9月5日,今年昆明的空气质量优145天、良103天、轻度污染0天,优良率100%。

  保护“昆明蓝”,留住昆明人的乡愁,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目标。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昆明市出台《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抓好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协同控制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让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更为精准。针对因气象条件、外源污染等因素导致的春夏季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情况,昆明市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建立扬尘、臭氧污染防控现场督促机制,加强夜间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曝光主城区建筑工地噪声扰民投诉。

  各项严格措施守护着“昆明蓝”,过去10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在全国排名前列,成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的一个亮眼成绩。

  碧波万顷的滇池,是昆明的明珠;清澈明净的水源区,是昆明的生命线。打好碧水保卫战,成为昆明生态环境工作的重点。为了让水更清,昆明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抓好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普渡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管保护区内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环境管理等。各项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果,过去10年,滇池、阳宗海水质不断提升。2021年,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纳入国控的27个地表水断面中,优良水体19个、优良率70.4%,劣Ⅴ类断面0个,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

  天蓝水清地也绿,“公园城市”是昆明交出的另一张“生态答卷”。今年8月,昆明提出以“公园城市”理念谱写绿美昆明建设新篇章。“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城市文明观,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到滇池湿地公园散步、露营,已成为昆明人喜爱的休闲方式;到金殿、圆通山等公园赏花,是昆明人与花潮一年一度的约会;翠湖、大观楼等公园,则承载着昆明人人文与历史交映的记忆。昆明的公园不止于此,今年以来,不少市民发现,家附近又新建了几个公园,绿色在城市中蔓延,赋予昆明新的活力,市民的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今年起,按照每年新建100个街心花园(游园)、3年打造300个街心花园(游园)的工作目标,昆明市力争通过3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基本构建“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市公园体系格局。

  转角即公园,抬头是蓝天,举目是碧波,入眼皆美景。这就是生态昆明,幸福之城。可以预见,未来的昆明,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更幸福。(昆明日报记者 董宇虹 孙潇报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