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一江碧水映新景——湖南邵阳北塔区资江流域综合治理纪实
2025-04-15 17:44: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媛责编:尹红燕

一江碧水映新景——湖南邵阳北塔区资江流域综合治理纪实_fororder_图片5

资江两岸风光 供图 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一江碧水穿城过,资江两岸焕新颜。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支流,资江承载着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的生态命脉与民生福祉。近年来,北塔区致力于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资江风光,打响退养清零、禁捕退捕攻坚战,探索出一条“铁腕护江、科技赋能、全民共治”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由此,北塔区资江流域水质逐年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如今,漫步在资江两岸,一幅天蓝水碧、鸟语花香、生态宜居的绿美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退养清零攻坚:筑牢流域生态屏障

  猪场掩映在园林中,几乎闻不出异味;养殖粪污经过处理,变废为宝,废水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粪渣变成有机肥,成为苗木所需的有机肥……这是在北塔区见到的一幕幕场景。

一江碧水映新景——湖南邵阳北塔区资江流域综合治理纪实_fororder_图片6

退养清零后的北塔区生态产业园 供图 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作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曾经的北塔区也有“处处猪粪臭”的情况。2016年,北塔区大力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严格划定畜禽养殖禁养、限养、适养规划,并在禁养区开展“退养清零”集中行动,18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积极响应,实现退养,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然而随着该区退养清零机构解散,一些猪圈场的老板见有利可图,擅自将场地出租给外地人养殖,或者抱着侥幸心理开始复养,给当地环境和资江水域再次带来了污染。

  为彻底整治这一问题,2023年,北塔区再次对禁养区复养问题开展退养清零行动:该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了《北塔区禁养区实施退养清零的通知》,采取分组行动与集中攻坚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一户一策,并与公安、环保、城管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全面实现了“零养殖、零上访、零补贴”三大目标。

  同时,该区建立监管常态化机制,通过压实属地责任、严格执法问责、常态化巡查等方式,做到退养一片、清理一片、巩固一片。

  “退是为了进,希望通过淘汰污染企业、落后产能,实现畜牧产业的转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生态优化。”北塔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退出的同时,北塔区在适养区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沼气配套及有机肥生产等生态养殖模式,成功构建“种-沼-养”一体化链条。

  一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标准化养殖场成长起来。在该区华达养殖场,畜禽废水经沉淀、压滤后,干粪作农家肥,粪液入沼气罐发酵产沼气,再送发电房发电。曾经难处理的废水,如今科学利用,成了并网发电的“得力助手”。2024年,该区在全省及全国环保督察中,养殖业污染问题为零。

  ‌科技护江赋能:构建智能监管体系

  “有市民违法垂钓,请工作人员马上前去处理。”近日,在该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的智慧渔政监控调度室,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渔政系统,发现资江河岸有人非法钓鱼,立即安排护渔队前去处理。不到10分钟,护渔队队员赶到现场,将非法垂钓者及时劝离。

一江碧水映新景——湖南邵阳北塔区资江流域综合治理纪实_fororder_图片7

一江碧水 供图 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据悉,资江流经北塔区5个乡镇(街道),资江北塔段全长29.2公里,水上渔政监管抓捕难、取证难、监管安全隐患多、压力大。以往监管,主要靠“两条腿、一双眼、一个手电筒”,发现难、取证难、反应慢。

  为提高执法效率,北塔区在邵阳市率先建立“智慧渔政”系统,将全区禁捕水面和岸线划分成15个水域监控点,每个监控点通过可见光和热成像双通道摄像头,对禁捕水域进行24小时全方位、不间断监控。

  同时,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北塔区禁捕退捕重点水域专项巡查巡护制度,建立区、乡镇(街道)、村“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将境内禁捕水域划分为27个网格,成立三级护渔队伍和协助巡护队伍,采取联合检查、白天与夜晚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禁捕水域全面覆盖、无缝衔接,消除日常监管盲区,筑牢“人防+技防+智防”三道防线,构筑“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精准识别”的禁捕“天罗地网”。

  “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人力,也可以提高巡逻效率。”北塔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智慧渔政”系统及时抓取违法捕捞和违规垂钓等疑似违法事件画面,再经后台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对违法事件进行预警,并通过手机报警软件直接推送到护渔队员手上。“护渔队员收到信息后,就会赶到现场核实并查处,涉渔违法违规行为能得到有效遏制。”

  自“智慧渔政”系统上线后,北塔区偷鱼、盗鱼、电鱼等违法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202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

  ‌全民护江聚势:打造协同治理共同体

  “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践行十年禁捕,共享生态红利”“禁捕退捕人人参与,美好河湖你我共享”……穿行于北塔区资江河畔,一块块宣传牌、警示牌赫然醒目。

  要实现“一江碧水永续长流”,不仅需要制度约束与科技支撑,更要凝聚全民共识,让生态保护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江碧水映新景——湖南邵阳北塔区资江流域综合治理纪实_fororder_图片8

资江两岸风景 供图 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为此,北塔区在集镇、库区、重点码头设立禁捕退捕宣传标语;精心制作禁捕退捕宣传视频,向广大群众宣传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以及非法捕捞的危害和法律后果;利用电视、“村村响”等渠道,宣传禁捕退捕的重大决策部署,营造“人人支持禁捕退捕、共同保护母亲河”的浓厚氛围。

  同时,该区常态化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对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禁渔规定,共同维护让水河生态平衡。

  经过宣传引导,群众逐渐认识到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土生土长的渔民们也纷纷响应号召,有的外出谋生,有的转行做生意,还有的则加入了护渔队,成为了禁渔的积极分子和守护者。

  该区田江街道田江村村民刘小晚原本靠捕鱼为生。“‘禁渔令’下达后,我主动交出渔船,成为了一名护渔员,每个月还有固定收入。”刘小晚说,每天,她都要到河岸线走一走,看看河面上有无非法捕捞行为,进行政策宣传引导,清除河道残留渔网具。

  如今,北塔全区范围内做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理念深入人心。

  “长江禁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筑牢资江生态屏障,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贡献坚实力量,让母亲河焕发水清岸绿、鱼跃人欢的生机活力。”北塔区畜牧水产中心负责人说。(文 郑丹枚 谭辉 刘恩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