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到2024年 云南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超1800亿元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高新区供图
6月22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行动》显示,未来3年,云南将通过实施六大行动,形成龙头企业牵引、配套企业协同、公共服务完善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实现三倍增。
实施六大行动
《行动》提出六大行动,分别是产业锻长板行动、关键技术攻关行动、优势企业引育行动、特色园区打造行动、服务平台建设行动、锂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行动。
在产业锻长板行动方面,云南将重点发展贵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钛基新材料、锡基新材料、光电子微电子新材料、稀土及化工新材料等。
在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面,云南将围绕重点领域的关键新材料技术,组织协同攻关,加快新材料研制、生产、验证及应用进程。对技术成熟度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纳入有关基础研发计划支持;对技术成熟度处于小试、中试阶段的,纳入有关工程化产业化专项计划支持;对技术成熟度处于产业化阶段的,加强产用衔接,加快应用产业化步伐。
在优势企业引育行动方面,云南将围绕稀贵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在成长潜力大的新材料领域,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包括将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到2024年,力争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的新材料企业2家以上、培育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
推进“一园一业”建设
在特色园区打造行动方面,云南将推进“一园一业”建设,引导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关联项目向园区集聚,实施园区绿色化改造,打造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具体来说,滇中新区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先进光电子及半导体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以安宁工业园区为主,支持打造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为基础的产业链齐全、供应链完善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科技型绿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加快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昆明高新区重点发展贵金属新材料、锗基新材料、铟基新材料、镓基新材料及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支持建设以锗材料为基础、光电半导体为依托的区域联动产业示范区和新材料(稀贵金属)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进贵金属材料云南实验室建设,鼓励建设产业生态良好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昆明经开区重点发展锡基新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等,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加快打造以锡深加工为主的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区。
在服务平台建设行动方面,支持在锡基等新材料领域建设云南实验室,支持建设中国—俄罗斯钛金属冶金及应用联合研发中心、钛锆新材料研发中心、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应用示范平台、测试评价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在锂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行动方面,云南将编制全省锂资源绿色开发和综合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全省锂资源开发,围绕锂矿产业链打造绿色标准化原料及生产加工基地。(昆明日报首席记者 廖兴阳报道)
相关
支持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园中园”
6月22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明确,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对新材料科技成果源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并在省内转化的项目,分别给予成果出让方和成果受让方20%的资金补助,每项最高可补助200万元;对科技成果来源于省外并落地成果转化的,给予成果受让方20%的财政资金补助,每项最高可补助200万元。对促成不低于3项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年度技术交易额度在2000万元(含)以内的,给予1.5%的补助;2000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1%的补助;最高可补助100万元。
在引育优势企业方面,围绕贵金属、新能源电池、锡、钛、锗等优势新材料领域,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大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建设特色园区方面,支持打造新材料产业园;支持新材料产业园区加强产业发展统筹,建设“园中园”。
在培育良好生态方面,支持在锡基等新材料领域建设云南实验室,支持优势企业牵头创建省级、国家级新材料创新平台,鼓励建设新材料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已认定的省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评估,3年为一个评估周期。对评估结果优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评估结果良好的给予最高70万元支持。(昆明日报首席记者 廖兴阳报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